人是會被時間和環境所改變的,陳有餘深知這個道理,因為在他還沒來這之前,也是另外一副樣子,而在青雲宗呆了三個月之後,他就變得沉默了許多。
原因有很多,因為他是丹峰的人,所以他不需要再像當初拜山門的時候,笑著臉帶幾箱金子去求別人辦事。
王大春確實沒有指點過他什麼,但無形之中還是在幫助著他,因為丹峰這座大山像是一把無形的保護傘,能夠讓很多對他有想法的人望而卻步。
十八歲的少年,雖然已經勉強算是大人,但有時候他的心思還是不夠縝密,遠遠不如活了上百年的老怪物們。
比如。
如果陳有餘沒有入丹峰,卻在三個月的時間裡,依然修煉到了凝氣大圓滿的層次,實力超強,那這件事情就會顯得很不正常。
因為他是一個人,沒有師傅,沒有背景。
所以有人會猜疑,他是不是撿到了什麼寶貝,修煉速度才會這麼快?
甚至宗門還會派人調查他,確認他是不是修煉了魔道功法,修煉進度才會變得這麼快。
反正最後的結果,就是有一大堆心懷不軌,帶著各自目的的人接近他,想盡辦法的從他身上,壓榨出一點,對他們有利的東西。
可這些事情最後都沒有發生,理由也很簡單,因為他是王大春最小的弟子,所以修煉速度快一點,有什麼不對嗎?
當一個人足夠強大的時候,以他的名聲就可以做到保護一個人,所以最後沒人敢質疑什麼!
如果有人認真想要查陳有餘的底細,一定也會知道他跟陳老祖的淵源,可事實是即便有很多人知道,他們也因為王大春的存在,不敢說什麼!
這是實力的一種體現,這也證明了王大春的態度。
陳有餘的目光看著石橋上三三兩兩,結伴而行的那些弟子們,看著他們有說有笑的樣子,想起他剛來這裡的時候。
那個時候的他,因為某種原因,不得已離開了生活了十八年的故鄉,隻身孤影來到了青雲宗,前來拜山門。
接引使者好心勸他離開,他笑著不答應,張管事問他為什麼拜山門,他同樣隱瞞了自己的目的。
那個時候的他很虛偽,因為他不想讓人知道他在想什麼,所以他總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那個時候的他,以為自己隱藏的很好,覺得自己是個很聰明的人。
“原來他們都知道。”
他喃喃自語,突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接引使者未必不知道他的來歷,只是不想他被仇恨矇蔽了雙眼,所以好言相勸,但當時的他心意已決。
刑罰部門的張管事,見過太多有故事的人,所以早就知道了他想幹嘛,或許覺得他可憐,隨手給了他一個測試靈根的機會。
至於那幾箱金子?那隻不過是讓他們,看到了當時的陳有餘內心的決心而已。
所以連這些人都能夠看出來,丹峰的其他人,比如師傅,大師兄和二師兄他們,能不知道嗎?
或許是早就知道了,只是他們從來不說而已,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
等小師弟什麼時候願意跟他們說,再說吧。
有一個事情很奇怪,所有人都以為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都不怎麼聰明,而實際上呢,卻並不是那麼回事,有時候他們自己或許更蠢一些。
天知,地知,他們知,唯獨你自己不知。
用許寧的話來形容他現在的處境,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別人花錢到處求門路,他倒好,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