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兩人來的好慢,俺老張都殺了兩回了。”
“傳聞中一個大漢獨戰青陽教匪的果然是你。”
“哼哼,第一次被屠元讓攪局了,第二次只有兵丁,只好見人就殺,以量取勝了。”
“哈哈哈哈,那你可不如我倆,嶽武彰殺了一個渠帥呢。”
嶽武彰此刻打馬過來,一拍張燕肩膀頭:“感謝了,張兄弟!”
張燕少有的一陣臉紅:“嘿嘿,你少婆媽了。”
“讓路,讓路,攝政王來了!”
一陣兵丁嘶吼,那高大的帥旗之下正是當朝攝政王,大將軍屠彬。
劉知節三人急忙打馬過去,禮不可廢,紛紛下馬施禮。
屠彬點點頭:“各位辛苦,征戰還有日子呢,趕緊回去休息吧。”
說完一隻北方的一座青色大營:“那是何人的營寨?”
劉知節急忙答道:“御騎營都尉薛太歲。”
屠彬嘆了口氣:
“唉,朝廷的援兵此刻才紛紛前來,可憐林睿老尚書嘍,若是晚些領兵來戰,不至於有此失敗。”
劉知節聽聞他提到林睿,急忙起身告辭,去居中大營看望林睿去了。
朝廷並無降罪的旨意,只是招林睿回京述職,故而官差也不好用枷鎖。
老尚書一身白丁衣衫,與劉知節並行在林蔭小路之上,天上明月星稀,兩匹瘦馬走的緩慢。
劉知節心下苦澀,暗想林尚書回京還不知落得個什麼下場,比之嶽武彰的戴罪立功可是難度大多了。
我只不過區區縣令,如何能在朝廷之上為林伯父等高一呼?
他想說些安慰的話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這邊林睿尚書也不好開口講話,反而是默默想起自己的心事。
此次多虧朝廷急調拱衛京城的左武衛軍進行豫州剿滅之戰。
但是調動京城護衛軍進行野戰,這在大禹天朝建立一百二十年來還是頭一次。
這也說明朝廷的軍備兵源十分稀缺,若是再這樣連年爭戰不休,朝廷幾乎無可派之兵了。
稅負銀子每年花的跟流水相仿,禹獻皇帝登基,連像樣的登基大典都沒有辦成。
如今他這個戶部尚書為了解決財源問題,甚至啟用了捐官制度,只要上繳二十萬兩銀子,就可以捐個同進士,作為官員後補。
他也知道這種方法實在是飲鴆止渴,那些捐贈上來的官員,必定要盤剝百姓,把上繳的銀子再賺回去。
但是沒辦法,朝廷總不能沒有庫銀,如今提前徵繳稅收已經到了禹獻五十七年,說句大不敬的話,禹獻皇帝能不能在位到五十七年那還是個未知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