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這對北平而言是一個忙碌的時節。
燕王朱棣親率主力鐵騎,前去攻打宣府大同等北疆重鎮。
而留守北平的眾人也沒有閒著,收攏情報,轉運糧草,發展民生。
不過今日西山卻是異常忙碌,道衍和尚與長史金忠,甚至就連北平布政使張昺都趕了過來,在大胖胖朱高熾的率領之下,目光熾熱地看著那幾十畝地的綠苗。
燕世子告訴他們,蘇陽正在培植一種可以畝產三十石的高產糧食作物!
一聽到這個震撼人心的訊息,道衍、金忠和張昺立馬就放下了手中的所有事情,屁顛屁顛地趕來了西山。
畝產三十石,那是什麼概念啊?
不管是道衍和尚,還是金忠長史,亦或者說布政使張昺,他們都是親眼見過底層百姓那艱難困苦的生活,也對農事都有著瞭解。
北方以種植小麥為主,可一個青壯的男人,耕種一畝地,最多能得麥兩百多斤,也就是一兩石而已!
因而北方一戶人家倘若想要維持溫飽的話,若是不耕種三五十畝地,這一戶幾口人,怕是都難以果腹的。
南方的水稻產量則高一些,可高的也有限。
尋常水稻平均下來,不過畝產四百來斤,也就是兩三石左右。
南方一戶人家,沒有十畝水田,想來也無法維持生存。
這就是大明百姓南北的主糧,北方小麥畝產一兩石,南方水稻畝產三四石。
正是因為產量較低,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的饑民流民。
可是現在,朱高熾竟然告訴他們,蘇陽正在培植一種可以畝產三十石的糧食作物!
這他娘地……怎麼可能?
畝產三十石!
那可是整整三千多斤啊!
其產量是南方水稻的十倍,是北方小麥的二十倍!
這世間又怎會有如此高產的糧食作物?
堪稱社稷神器也絲毫不為過。
幾乎下意識地,三人都不願意相信。
要不是因為朱高熾是燕世子,他們早就給他一巴掌,把他給打醒了。
可是,偏偏說這話的人,乃是燕世子朱高熾。
而培植這社稷神器的人,則是謫仙人蘇陽!
基於他們二人的特殊身份,道衍、金忠和張昺三人這才匆匆趕了過來。
要是,萬一是真的呢?
萬一蘇陽這位謫仙人又帶給他們一個天大的驚喜呢?
這個念頭一旦在腦海中滋生出來,就如野草般瘋長,再也難以消除,更是讓人激動得難以自抑!
此刻溫室大棚外面,三人看著那一扇扇琉璃天花板,都有些傻眼。
怪不得先前燕世子如此大動干戈,直接在北平明搶人家府邸裡面的琉璃窗戶,原來是為了培植這社稷神器啊!
要是真能夠成功的話,那這些琉璃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走進溫室大棚,只見蘇陽正俯身觀察著那些土豆苗,楚雄等五百禁軍就跟在他身後。
令人震驚的是,這五百禁軍早已變了個模樣,看得道衍等人眉頭緊鎖。
這還是當初那支天子禁軍嗎?
怎麼形同乞丐一樣?
只見楚雄等人早就褪去了一身鐵甲,換上了粗布麻衣,這是為了方便他們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