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市玩了兩天,他們又去了周邊幾個城市,之後又轉去了滬市。
滬市那邊的機械裝置製造廠,在全國來說都是排得上名號的。
楊安農機廠要辦分廠,盛啟暉已經做了前期工作,和楊今普一起找到公社領導,希望公社領導幫忙,和縣裡要一塊地,用來建分廠。
公社領導不敢保證一定能成功,說可以去縣裡問一下試試,結果一去問,縣裡領導極為痛快地答應了。
原來最近知青返城潮,縣裡也回來不少,這些知青沒地方安置,縣領導為此大傷腦筋。
這會兒真恨不得縣裡多出幾個廠子來,能安置這些返城知青。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楊安農機廠要在縣裡辦分廠,可謂是正中縣領導下懷,給他們解決了大難題。
於是建廠的地皮沒費什麼力氣,很快就批下來了。
盛啟暉這次去南方,是帶著廠裡任務來的。
除了考察零配件市場外,還要為分廠採購兩條生產線。
生產農機零配件的生產線暫時可以改造成生產萬向節的生產線,但從長遠考慮,分廠那邊盛啟暉打算購進技術更先進,也更為精密的生產線。
因此他打算去滬市機械裝置製造廠打聽一下,是否能買到廠裡需要的生產線。
帶著楊安農機廠開具的介紹信,盛啟暉和蘇舸找到滬市機械裝置製造廠的廠長,諮詢購買生產線的事宜。
“你們是村辦工廠的?”
對方看完介紹信,詫異地問道。
“是的,我們廠專門生產農機零配件,現在新增了汽車萬向節,所以打算購買兩條生產汽車零配件的生產線。”
盛啟暉答道。
“村辦工廠?生產汽車零配件?”
年過花甲的老廠長差點沒把眼珠子瞪出來。
“對,這個型號的萬向節我們集中攻關了兩個月才研發出來,現在已經投入生產。因為生產能力不足,所以想買兩條生產線,打聽到咱們廠的裝置在全國都屬於最先進的,就找了過來。”
盛啟暉不慌不忙地說。
“兩個月?攻關萬向節?”
老廠長上上下下打量盛啟暉一番,眼底的震驚肉眼可見。
不過他沒再多問什麼,拿起桌上電話撥了一個電話出去,不久一箇中年男人走了進來。
老廠長給盛啟暉介紹,“這是我們廠主管銷售的方副廠長。”
介紹完副廠長,又向對方介紹盛啟暉。
後續事宜就由方副廠長和盛啟暉進行溝通。
他們交流的內容過於專業,蘇舸完全聽不懂,聽不懂她乾脆不聽,四下打量起周圍的環境。
盛啟暉和對方聊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方副廠長領著盛啟暉去看了最新的生產線。
蘇舸跟在後面,屬於一個外行看熱鬧的狀態,跟著進了轟鳴聲震耳的廠房裡。
紡織廠的車間,蘇舸覺得已經夠吵了,每天幾十臺紡織機同時開動,那個聲音吵得面對面說話都聽不見。
可是和這裡比起來,簡直小巫見大巫。
在這裡才待了沒多大會兒,她就覺得頭有點疼,耳朵也嗡嗡直響。
真難以想象常年在這裡工作的工人怎麼忍受得了。
好在轉悠了一圈,方副廠長就領著他們離開了廠房,回到原來的辦公室。
盛啟暉對生產線是滿意的,剩下就是雙方就採購細節進行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