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再一次引起了津門轟動,雖然這個胖子只是行賄未遂,最後交了一筆不大的罰金了事,但姜田的做法卻引發了坊間極大的爭議。有誇他清正廉明的,自然也有說他是沽名釣譽的。但至少是讓一些準備送禮走後門,或是利用這個手段陷害他的人暫時收起了小心思。
這時候就看出輿論陣地的重要性了,好在本地他還有個盟友,某天劉府的老太君和家中的女眷們聊天,談到此事是說了一句:“那個鹽商也真是不曉事,姜大人不僅是當今陛下的同窗,還是天上文曲星君轉世,能貪圖他那些阿堵物?”
幾個輩分小的,或是地位低的自然也是隨聲附和:“就是、就是,我聽說論家產,姜大人在科學院裡的專利都是日進斗金,豈是個小小的鹽商能比!”
這些話自然有下人們聽了去,然後添油加醋的在街頭巷尾傳播開來。給人的感覺就像他姜田乃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星宿下凡,絕不是什麼低階趣味所能打動的。
“這老太君也是個人老成精的,幫你傳個清名的手法都這麼不著痕跡。”孟大丫聽了下面的彙報之後,略帶調侃的看著姜田:“其實這句話最厲害的還是點破了你在科學院裡的專利。”
因為家眷逐漸來到了天津,所以原先的巡撫衙門就顯得有些不適合居住了,為此姜田只好又尋了一處宅院臨時安頓這些女眷,至於是否要建設新的府邸,則暫時還沒有這個計劃。
“她老人家怎麼說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再說本地的商賈,這劉府也算是魁首之一了。”一邊整理著自己的書籍,姜田有一搭無一搭的和孟大丫聊著:“這裡不比京城,院子窄小了一點,若是住著不舒服,可以另尋個大院子。”
“那倒是不必。”孟大丫指揮著一眾下人整理著院子:“到時再說吧,不過說起來也是要到劉府上拜見一下老太君,有時候還是女人們說話方便些。”
孟大丫去拜謁劉老婦人,自然就沒有姜田的待遇了,只是輕車簡從帶著禮物從偏門而入,因為是女眷,所以也只能入府之後再下車,至於劉老太太就在正堂等著就行。
要說為什麼待遇差別這麼大,首先就是孟大丫雖然名義上是姜田的未婚妻,可倆人畢竟還沒有拜堂,而且朝廷的誥命文書也沒有下發,所以也就只能用晚輩拜見長輩的名義前來,劉老太太能在正堂接見都算是給了面子。
孟大丫對此倒是不以為意,反正只要能見到老太太就行,她這次帶來的禮物也算不上貴重,她離開北京之時,特意找劉寶鎧問了問他奶奶有什麼喜好,當得知老太太喜歡糕點之後,便自己動手弄了幾樣點心帶了來。
至於效果嘛……當姜田得到訊息的時候,就聽說了劉老太君十分喜愛孟大丫,不僅留在府上吃一頓便飯,好像還有意要收她做幹孫女!
對於自己這個表姐的手段,姜田除了佩服就沒有別的感受了,一開始看她只帶著點心去拜訪,他還有些擔心,現在看來,只能說是自己小覷了這位女中豪傑。
不過這還沒完,雖然收做幹孫女的事被孟大丫給推掉了,理由是怕有人風聞言事,可老太太高興卻是真的,聽說她和姜田尚未完婚,直接就送了一對鯉魚玉佩算是提前賀喜,並且言明大婚之日還有禮物。
“你做的點心裡不會有迷魂藥吧?”姜田看著桌子上的玉佩,怎麼也想不到這麼懸殊的買賣會是劉家老太太乾的。
孟大丫似笑非笑的收起了玉佩:“廚房裡還有剩的,你要不要嚐嚐?”
見她有意將自己一軍,姜田毫不示弱的說:“好啊,回頭我在衙門裡餓了,也好墊一墊。”
有了這次拜謁,孟大丫作為姜府大婦的地位可以說無人可以撼動了,她不僅有著姜家老太爺的首肯,同時還有個國公府老太君作為外援,並且其本身的實力也是有目共睹,除了模樣差點、文化少點,這麼一個聰明能幹的老婆可是標準的後院女主人。
現在就連夕芸都對這個大嫂是言聽計從,姜田就很好奇她是怎麼和夕芸交流的,要知道這丫頭除了在自己面前還有點天真爛漫的樣子之外,跟誰都是謹小慎微戰戰兢兢的,現在倒好,看見孟大丫之後笑的比看見自己還燦爛。
心月和玲瓏等有官方職務的人這次並沒有來天津,所以清幽姐妹也算是長出了一口氣,她們倆以前就擔心這幾個比自己漂亮的搶了恩寵,好在姜田一直都是忙得昏天黑地,也沒工夫多收幾個姐妹進房,現在好了,遠離了這些競爭對手之後,她們唯一的心病就是還不能生個孩子了。
“這次去劉府,老太君說她家裡有個郎中看的不錯,讓我哪天帶著姐妹們去診治調養一下。”孟大丫好似無意中說起了這件事一樣:“老爺意下如何?”
“診治調養?”姜田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不過當他順著孟大丫的眼神,看見不遠處正在做著女紅的清幽姐妹,倆人看似毫不在乎的表情,但是耳朵都快支稜起來仔細的聽著這邊的動靜:“好啊!這下就更是欠劉家的情了,也不知道怎麼彌補才好。”
姜田當然知道所謂的調養是什麼意思,內分泌紊亂造成的影響,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治好的,更不能指望看個所謂的名醫就能藥到病除,不過既然是有名望的大夫,總比這倆姑娘自己瞎捉摸要好。
他以前就聽心月說過,清幽姐妹為了治好自己的病,可算是想盡了一切辦法,至於各種各樣詭異的偏方不提也罷,就是沒什麼效果。他也親自的去找這倆人聊過,可一說到孩子的問題,青霜就只是默默流淚,幽蘭則一反常態的低頭不語,搞得他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聊了。
顯然這次拜訪劉老太太的時候,孟大丫提到了這個問題,劉家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成不成的全看天意。也正是因為如此,劉老太太才對孟大丫青眼有加,一個妒忌心小,全心全意為自家老爺著想的女人,比較符合老太太的心思。
不過說到醫生,姜田正為這件事情發愁,在他的規劃中,新城市之中必然要存在著國家公共醫療機構,說人話就是要有公立醫院。
可這醫院不是說開就能開的,首先就是要有坐堂的大夫,但是那些所謂的名醫們卻不一定能請得過來。堂堂公立醫院不能找一群江湖郎中充數吧?
雖然科學院中早就開設了醫藥學,但是現在的研究還是停留在對傳統醫書的編纂整理上,就這還是託了宮裡的御醫參與的福,否則這幫搞自然科學的都不知道該怎麼下手。
想來想去,姜田決定先將外科建立起來再說,於是他就令海軍研究院中,研究戰地救護的那幫人先跑來救急。
“你們現在的任務就是,在日常的診治過程中,詳細記錄病患的症狀與治療手段,總結出最有效的治療辦法,並且每個人都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帶幾個徒弟進行傳授。”這是姜田向那些研究員下的命令。
這些人原先都是軍隊中的軍醫轉正,正因為是軍醫,見慣了血肉橫飛的慘狀,比那些讀書人要更適合外科工作。當初成立海軍研究院的時候,也從軍隊中劃撥了一部分人。
面對這個要求,這幾個實際操作過截肢等手術的研究員也有點為難:“大人,我等雖然也算是大夫,可這治療的病症與普通百姓關係不大啊!”
“會有關係的!”姜田對於這個問題很有信心:“等基建工作開始全面鋪開,總會有一些不按照安全條例施工的倒黴蛋讓你們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