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擎國 > 第二百零四節、戰爭的迷霧

第二百零四節、戰爭的迷霧 (第2/2頁)

但是姜田又糊塗了,白雲鄂博的重要性只有他和張韜知道,沒有第三個人理解什麼是稀土,也就沒人能明白那片草原的重要性,就算朝廷之中有叛徒,提前透露了北伐的計劃,可那也應該是突襲大同府或威逼張家口才對啊!難道說張韜懷疑自己走漏了風聲?

還沒等姜田瞎想出什麼亂七八糟的猜測,張韜陰惻惻的開口說到:“有人以為,出賣北伐計劃能打亂朝廷用兵,進而能拖延朝廷的土改政策,讓朕得不到河套養馬之地,就沒有足夠的騎兵遠征漠北……笑話!”

雖然御書房關著門,但是所有的人都感覺到了一股陰風,這是殺人如麻的馬上皇帝動了殺意的壓力,眾位臣工小心翼翼的用眼神交流了半天,誰也不知道究竟是哪個不要命的敢叛變革命,再看向張韜的方向,卻發現冀王張乾正用更加凌厲的眼神審視著眾人,好像要揪出那個賣主求榮的小人。

姜田對此是凜然不懼的,在座的眾人之中只有他和張韜是沒有理由洩密的,當然他也不相信有人能知道這個北伐路線的真正意圖,更大的可能性就是阻止中原獲得一個水草豐美的進攻基地。尤其是在無法補充蒙古馬的情況下,草原上的民族就還有一戰之力。當然也沒人知道在張韜和姜田的計劃當中,新型火器配備新式戰法的情況下,騎兵還剩多大的戰略價值。但是不管怎麼說,在交通工具沒有革命性的變化前,騎兵以及各種牲畜車輛,都是戰略打擊力量的不二選擇。

想通了此節,姜田面對地圖揉搓著自己的下巴,臉上逐漸露出了微笑:“無論是叛徒還是多爾袞,都以為咱們的目標是收復寧夏以北的河套,並最終控制漠南,在此獲得足夠的戰馬之後方便繼續揮師北伐,這簡直和當年朱棣掃北如出一轍。可是他們的眼界與見識終究還是有侷限性的,且不說外購糧食與廢漕改海之後,北方儲糧遠比朱棣時要充足,就是土豆、玉米等新物種的種植,也極大的擴充套件了糧食安全的紅線,更別提獲得了濟州島之後,大海之上簡直飄著一個孕育軍馬的溫床,如果不是海外馬種還沒有完全適應本地環境,品種改良工作也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否則誰需要河套來養馬!”

張韜聽他這麼說嘴角也是微微上翹,掛著一絲霸主的獰笑:“不錯,他們的算盤打得好,秋季牽制我們的北伐準備,如果因為榆林準備不足,被突破長城,那麼我們最有可能的反應就是急調北伐軍從山西進入陝北圍堵,因為再過一個月,黃河就要凍成一個大冰坨子,屆時天塹變通衢,他們便可向東禍亂山西,如果不是呂梁地區同樣山高地狹,朕恐怕也只有被他們牽著鼻子走了!皇弟對此可有應對之法。”

姜田剛想介面,就只聽得冀王在一旁搭茬了,原來這聲皇帝叫的是冀王,好在自己沒隨便答應:“皇兄不必憂心,區區幾萬滿蒙騎兵,又不是當年鼎盛時的八旗,雖然延安府的守軍是還沒整編的舊軍隊,但是榆林守軍絕對是百戰之師,仗著長城之利應當還不至於那麼快就落敗,只是為了穩定局勢,也的確是需要遣派一支勁旅增援。”

張韜點點頭,然後轉向姜田:“你對此事怎麼看?”

“微臣同意冀王的觀點。但是……”姜田看了看張乾的臉色,見對方並沒有什麼反應便接著說道:“但是驅散這三萬滿蒙騎兵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應該利用這次的機會,讓這幫賊心不死的傢伙徹底困在黃土高原!”

他這話一出,讓眾人無不為之側目,就算是見慣了廝殺的張韜也有點驚訝:“依你之見,這增援就變成了提前北伐?”

“不錯!”姜田走到地圖前指著張家口與榆林兩地:“從地形上看,如果走傳統的路線,無論是調集禁軍還是動用北伐軍隊,都必須翻越太行山、呂梁山、過黃河才能支援榆林,山高水險不說,行軍速度也快不起來。而正如冀王所言,榆林一時半刻未必會被攻陷,韃子的主要意圖也是破壞我方北伐,順便在入冬前搶點牲口糧食,所以只需調集延安府守軍前往,這榆林之危必然可解。但是長城外已經被攻陷的堡壘以及其中的物資也被敵所擄,這戰略上我方並沒有獲得勝利。可如果派遣北伐軍提前出關,一旦越過長城,便是相對平緩的蒙古高原,近可圍攻歸化牽制敵軍圍魏救趙,遠可在不遠離長城的平緩地形上急行軍對榆林地區的敵軍進行反包圍,甚至我方都不用全殲敵軍,只是將其趕入榆林西邊的沙漠之中……”

御書房裡凡是帶過兵的都開始重新審視這個書生,其實他們都知道走長城外更快更好,也知道榆林必定能再堅守一段時間,但是這個機會應該留給皇帝用來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至於深入險地會不會被敵人阻擊的問題,這幫老傢伙沒有一個人認為蒙古騎兵還能在精銳新軍面前佔到便宜。只是沒想到這個書呆子竟然只是盯著地圖看了片刻就能想到這個策略。

冀王看了看自己的皇兄,然後出聲反駁道:“看來姜大人對北伐軍的戰力有著絕對的自信,竟然還想著分兵!”

姜田這時已經進入到了後世網路論壇裡紙上談兵的精神狀態,自然不在乎張乾話中的嘲諷,依舊盯著地圖仔細研究著可能性:“當然有這個自信,北伐軍總兵力10萬,現已集結整訓超過5萬人,其中一線戰兵3萬,輜重輔兵2萬,在這時代只要後勤保障充足,足以進行一場滅國之戰。依我之見只需遣1萬精騎眼長城一線快速賓士,榆林之危自然可解,兩萬新軍攜帶火炮必然能在入冬前打下集寧城,屆時大同府守軍也可前出增厚兵力,說不定等北伐軍全部集結完畢,我們已經可以將戰線推到陰山一線的歸化城下……”

正在侃侃而談的姜田突然住口,反倒是盯著地圖皺起了眉頭。張韜知道他終於發現問題所在了,好整以暇的問道:“賢弟怎麼不說了?”

“嘶……不對!”姜大人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三萬人就想攻陷長城,放在明末也是不容易的,更何況是新軍駐守的關隘?多爾袞沒那麼蠢,而且戰報中並沒有提到他的旗號,再考慮宣府東北的科爾沁蒙古和野豬皮的子孫還是親家,我要是多爾袞,何必在乎搶來的蒙古草原,若是能將中原的主力牽制在黃河一線,而滿清精銳從科爾沁直撲瀋陽……”

這下幾個老傢伙終於露出了笑容,這皇帝的師弟雖然是個書生,但畢竟師門的見識還是有的,滿洲地區中原實際只控制了錦州至瀋陽一線,再往北的千里大平原理論上還是滿人的地盤,多爾袞這兩年至少也收攏了幾萬滿白旗的潰兵,難說不會在東北捲土重來。就算是要休養生息,也不能讓中華的目光盯著東北,把禍水向西引,正符合他的戰略需要。

見姜田似乎是開竅了,張韜也就不再兜圈子,幾道簡潔的諭旨下達之後,整個中華朝的戰爭機器從預熱狀態的戰爭準備階段,開始進入到戰爭動員階段,而這些命令中有一條十分令人意外的訊息,那就是皇帝陛下龍顏大怒,決定御駕親征,並號召全軍,好男兒應封狼居胥、飲馬北海!

這是要攻陷整個蒙古啊?聽到這個號召,凡是冷靜點的,都是一笑置之,誰不知道拼著一代人的光景也許能飲馬北海,反正自己估計是看不見的。但是架不住咱張皇帝的人氣高,青年從軍想效法衛青、霍去病的大有人在。所以一時間全國上下請戰之聲不絕於耳。

“都是一幫瞎起鬨的!”姜田看著雪片般飛來的奏摺,只能是如此感嘆。這幫地方上的官員們很清楚皇帝的喜好,此時不拍馬屁更待何時?再說根據歷史的規律,這種大規模北伐一般都要持續幾十年,到時候藉著籌措軍資的名義,大可上下其手中飽私囊……

最新小說: 這個郡馬爺是奇葩 不會真有人覺得當昏君很簡單吧 大秦:最窮宰相,始皇求我貪汙 逍遙贅婿王爺 亡國後,她復活成功跑路了! 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 送我去和親,可我是太子啊母后 漢末之我能召喚千古英雄 璞玉星合 錦屏春 假太監:從攻略貴妃開始 大唐從挽救長孫皇后開始 三國:成為瑟提來搗亂 求求了,惡毒真千金就想被亂棍打死 架空之老大是冰山少女 三國:砍我!拼團秒殺劉備! 飲馬出關山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大唐稱王 漢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