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實際上,卻是很多人都聽到了,包括李興在內。
李興咬著牙根,恨得不行。
他敢肯定,自己之前身上的確是沒有釘子的,他都沒有沾過這東西,全程都是安排的別人來做。
但是現在這侍衛卻從他身上搜出了釘子。
他現如今是人贓並獲、百口莫辯了。
那侍衛卻是一絲不苟的完成皇上交付的任務,完全沒有在意李興的目光。
他搜查完了之後,確定李興身上沒有釘子了,這才與一旁端著托盤的侍衛,到皇上面前行禮回稟。
“稟皇上,臣從三皇子身上一共搜出了十二枚釘子,與地上的釘子一致。”
既然搜身是為了確定到底是誰放的釘子,要設計陷害別人。
那麼自然需要取地上的釘子來作比對的。
李世隆聽了,也只是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倒是並沒有那麼意外,也就沒有那麼的生氣了。
他剛想說什麼卻李興給打斷了。
李興想著反正自己已經無法脫身,那不論怎樣也要拉李儒下水!
“兒臣也是聽太子的命令列事啊父皇!是太子指使兒臣這麼做的!是他,是他命我在收拾外殿的時候,將釘子放在地上的!他擔心自己贏不了,才想出這樣的計策!”
李興現在如此說,卻是沒有幾個人會相信他的措辭了。
只是覺得,都到了這個時候,他還要攀扯太子,實在是有些過了。
如今誰又不知道他們這些皇子與太子的關係,那是勢同水火。
他們都不會相信這是太子指使李興做的。
畢竟,他二人關係,還遠遠沒有好到這種程度。
“既然你這麼說,那便是吧。”
只是大家沒有想到的是,李儒卻是直接接受了李興的這種說法,沒有反駁。
群臣並不會覺得這真的就是李儒做的了,只是覺得,李儒這樣沒有抓住不放,也沒有斤斤計較,才是難得。
“真不愧是太子!果然有大家風範。這不疾不徐不驕不躁的樣子,才是我等典範啊!”
“太子這般胸襟,讓臣等佩服!”
“果然是太子,才不會計較那些,我卻是沒有這樣的胸懷的。”
其實這些大臣並非是真的十分欣賞李儒,所以才會這般誇讚的。
不過是因為他們從皇上讓侍衛第一個搜的是李興的身,而不是太子的態度中,看了出來,皇上明顯是相信太子的。
既然皇上都對太子多有偏愛,他們自然是要順著皇上的意思,多多奉承幾句太子了。
而且,這到底不比其他,這皇位的繼任者,大多還是要看皇上屬意哪位皇子的。
而李儒都已經當了這麼久的太子了,以前太子昏庸混賬的時候,都沒有被廢,如今太子展露實力,文采武功皆是不凡,手段心性也可見一斑。
他們這些人,自然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來搜身吧。”
李儒自然不會真的就這麼認了。
既然說了是要搜身的,那麼他自然也不能例外。
那侍衛見皇上點了頭,便也依舊走到李儒身邊,一絲不苟,沒有任何偏私的搜身。
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大家都可以看出來侍衛的認真,卻還是沒能搜出一枚釘子。
“稟皇上,太子身上沒有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