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唐老踏入了清溪鎮。
青石板路、高門大院、古老石廟......整個鎮子所透露出的古風古韻,讓他眼睛一亮。
“嘿,這位老先生是外地人吧,不知您貴姓?”
唐老轉過頭,一位老人正站在自己身後,對自己打著招呼。他只套了一件單薄的外套,精神矍鑠。
“免貴姓唐。”唐老和善地回答道,“我確實是從外地來的,正打算去附近的清微山走走。”
“那正好,我也打算去三官廟上上上香。”老人很是自來熟。
唐老自然不會推辭,有個當地人作伴也不錯。
一路上,兩人從清溪鎮的歷史聊到清微山的興起,又從清微山風景聊到東區名勝,頗為投機。
突然,路邊一陣敲敲打打的聲音傳了過來,唐老轉過頭,一群工人正在馬路旁施工。
看到唐老的動作,老人笑呵呵地解釋道:“據說這是清微觀請人再造涼亭。”
“涼亭?這倒是個好主意。”
“可不是嘛!”對此,老人最有發言權,“我們清溪鎮這塊地的氣溫本來就比較熱,我又不習慣大清早去上香。每次走在路上,太陽那個曬哦,就連走累了想找個陰地歇會兒都找不到,非得鑽到林子裡去。”
“現在好了,馬路修好了,涼亭也建起來了,聽說明年開春三官廟那裡還會重新修繕一下,嘖嘖。”老人對這些變化表示支援,似乎想到什麼,剛剛上揚的嘴角又一撇,“不過也有一點不好,就是聽說在修繕期間三官廟會暫時關閉。”
唐老倒是無所謂,看了看馬路,他有些意外:“這馬路上好像沒有什麼車子經過啊,大家好像都是輕裝上陣,頂多也就是騎個腳踏車什麼的。”
“上個香,誰還專門開車哦。心誠則靈,反正又不是很遠。”老人臉上一笑,“而且,這每天到處走走停停的,也算是一種鍛鍊,比什麼補藥都管用。”
一路暢談,兩人不緊不慢地來到了清微山腳。
“走走走,我們去那裡買幾炷香去。”老人拉著唐老的衣袖往山腳一家店鋪走去。
唐老有些哭笑不得,他可是來找人的而不是來上香的啊!
“後生,給我來個香火小福袋。”老人熟稔地掏出一塊錢,對著店鋪隔簾後的老闆喊道。
“一塊錢的福袋?這可挺良心的。”唐老頷首。
誰知老人忙不迭地搖頭:“這福袋裡面就三支香哪值什麼錢,要我說,這一塊錢是為了買福袋本身還差不多。”
就三支香的福袋?唐老也是哭笑不得。
“來嘞!”店家走了出來,手上還端了一碗濃湯,似乎正趕上他的飯點。
唐老看到來人一愣,忍不住冷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