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算可以。”楊昌庭笑著說,“媽,其實也不巧。省城的人想吃新鮮,買點嫩玉米就算多花點錢也不算什麼。就像我們買雞蛋糕一樣的道理,不會天天買,偶然買一次,嘗一嘗,不算什麼。是不是?”
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楊昌庭繼續說,“媽,嫩玉米在村裡兩三分錢一個,到省城我賣兩角錢一個,我們還賣煮好了的、燒烤好了的嫩玉米,五角錢一個。差價大,自然賺錢。”
老媽雖然不做生意,但辛苦操勞這個家幾十年,自然對賺錢有所瞭解。點頭說,“你還真找到一條路了。三兒,你要復讀,這些事情做一次就好了,安心讀書。”
楊昌庭也沒想到老媽會這樣說,在老爸身邊多年,對讀書這事也覺得高大上。
“媽,我知道我不能去做生意,才讓五妹幫忙的。我知道什麼事是我該做的,你放心。”
楊昌庭說,“媽,我們在省城賺了錢,之外,我用帶去的蔬菜,換回來十麻袋的舊衣褲。這些舊衣褲必須要賣出去,也是一筆錢呢。
我想要五妹幫我去賣,一件舊衣褲就算兩元,一千件就有兩千塊。到哪裡去找兩千塊錢?”
這個具體的資料,足夠讓老媽震懾一會。老媽給人帶小孩,這次人家還算大方,一個月給20元。兩千塊就是她給人家帶孩子一百個月,這樣計算就很清楚了。
五妹也是的,她一個月平均收入100元,兩千元是她二十個月,也就是將近兩年的收益。
“衣服呢。”老媽昨晚沒看到楊昌庭帶什麼衣服,不確定這個事情真假。
“十麻袋,託運了。要過幾天才能到火車站去拉回來。”
楊昌庭解釋說,“媽,這些舊衣褲裡,有不少是七成新的,我們自己可選一些穿,另外,賣衣服的時候,也可把這種看起來新的衣服賣貴一點。五塊、八塊,只要有人看上了,就會買走。”
“這麼多衣服那要賣多久?”老媽基本上接受兒子的說辭。
“媽,我想,在柳河找一個店鋪,讓五妹去店裡賣衣服。先賣這些舊衣褲,過一些時間,她熟悉了行情,也可賣一些新衣服。”
“開店?五妹做得來嗎。”老媽不無擔心。
“媽,你看你擔心什麼。就賣舊衣褲,又沒花多少本錢,賣多少就賺多少,還怕什麼。就算以後不開店,總是賺了這些錢,是不是?”
“五妹,你敢不敢?”老媽說。
“媽,我……我不敢。”五妹說,臉色苦苦的,似乎比一天做幾百塊磚還難。
“五妹,再敢說不敢,看我敲你的腦殼。”楊昌庭惡狠狠地威脅。
老媽猶豫一陣,說,“有這些舊衣褲不賣也得去賣,家裡除了你,還有哪個做這個事情?”
“媽,那你呢。”
“媽還有幾年啊,五妹,就這樣定了。”五妹一句話,倒是惹翻了老媽。
“開門店是不是也很麻煩?”
“先不想這個事,媽,五妹眼前有一件事就要當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