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後與老爸見面,原以為會有很多話說,可真的面對面,父子倆沒說幾句。楊昌庭念頭跳動中,將自己第一次行動大致定下。見老爸遞來的五元鈔票,不知要不要接。
集市賣篾貨回來,肯定是有些進項的,只是,全家人多,需要的花銷可不少。老爸給自己五元錢,可真不少。或許是因為提到要去柳河同學家,才給的。
要知道,如今在過年去親戚家拜年,給一元的饋贈就是很大方的人家。有給五角的、一兩角做壓歲錢的。
“拿著,到柳河去多少要花銷的,看到有複習資料,就自己買吧。”老爸說。
楊昌庭忍住淚,接過五元鈔票。他褲袋裡還有十二張十元的大鈔票,這可不能讓老爸得知,否則,無法解釋錢的來歷。
“爸,我想帶一點嫩玉米去柳河……”楊昌庭突然說,自己如果在村裡或鄰近村子收玉米棒,肯定會有訊息傳到老爸這裡,這時候,先打一個埋伏,老爸就不會太在意。
果然,老爸點點頭,以為是帶一點點去同學家,作為進門禮品的。
老楊家分到的責任田和山地不多,因為父母、大哥、五妹、么弟的戶口都不在村裡,只有二哥、楊昌庭和五妹三個人的戶口在舊宅這邊。
分到的田土不多也是必然,老爸不幹那個南瓜幹部後回村幹活,前年知青招工,下放人員返城。一家人有好幾個都成為城鎮戶口,包括二哥也可能招工改變戶口問題的。
田地少,勞力分散,家裡種植並不多。除了田裡稻穀,山地的玉米主要是地坎邊種的,也不指望種植玉米做糧食。
老爸聽楊昌庭說要帶嫩玉米去柳河,自然不在意。
家裡玉米少,但村裡玉米可不少。
當晚,楊昌庭到隊長家去串門,試探地問了問,說想要一些嫩玉米,村裡的人會不會賣。隊長家嬸嬸笑著表示,要點嫩玉米肯定沒問題。
楊昌庭也明白對方並不知道自己要多少,又說,“嬸嬸,如果我買嫩玉米,多少錢一個棒子?”
“你要買嫩玉米?買多少?”嬸嬸很不懂,驚訝地說。
“上千斤。”楊昌庭索性放一個大雷。
“你要做什麼?不知道嫩玉米不能放久嗎?”嬸嬸關心地說。
“我懂的,嬸嬸。我是真想買呢,得多少錢?”
“我也不知到,從沒有人這樣買的。老玉米,市場是是多少錢一斗?算一算不就知道了,你是有學問的人。”
楊昌庭有些尷尬,高中畢業是可參與進廠招工的,算半個文化人,但這些換算還真不行。
柳河這裡一斗二十五斤,老玉米要多少棒子可得一斗?一個玉米棒子大概有二三兩幹玉米,五個大棒子算一斤。目前柳河的玉米價格在0.1元/斤樣子,如此算下來,也就是五六個棒子給0.1元。
這樣演算法,農戶肯不肯賣?
楊昌庭想,自己用五十元來收玉米棒子,那該有多少?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