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他們安排好入席後,李承乾才來到明德殿的後殿。
如今幾位聽戲的,都拿著銀行的說明書,努力的研讀。
“殿下,銀行的能力,老臣差不多也明白了一半,簡單來說,就是收天下放貸權於銀行,統領一片區域裡的金錢流通,並在區域與區域之間的銀錢交匯上起到助力效果。而銀行的謀利,就在放貸和跨地存取的手續費上,沒錯吧。”
見房玄齡清楚的說出了銀行的作用,李承乾忍不住伸出大拇指。就是這麼簡單,至於銀行對經濟的刺激什麼的,都是衍生。
“好了,朕差不多也明白了,你想要建立銀行,成立框架的時候可以藉助這十一家的力量,但是卻必須提防他們從中搞鬼,戴胄,既然朝廷要釋出禁止私人放貸的令法,那就應該給銀行也制定相關的規定。從朝廷公佈出來的規定,才更有信服力。”
戴胄起身,拱手領命。
長孫無忌也起身拱手道:“陛下,銀行將來毫無疑問會交給戶部管理,微臣希望戶部的部分官員能夠加入銀行,從現在起就開始管理,將來交接的時候,也不至於什麼都不懂。”
這是合理的要求,所以皇帝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崇教殿現在被十一家的家主佔據著,沒了蹭飯的機會讓皇帝很是惱火,只能對著大殿冷哼一聲,才帶著房玄齡等人離開。今天的例行朝會,還沒上。
送走皇帝后,李承乾就回到了崇教殿。一場宴會,自然是賓主盡歡。
再漫長的冬季,也有過去的時候,當春雨連綿的季節,長安光德坊和常樂坊,幾乎同時的出現了一個名為銀行的店鋪。
長安現在總有新的店鋪開張,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了,可是這兩家新開的店鋪,怎麼說呢,有點囂張過頭了。
別人家都是盤來地皮後,直接開張,就是對建築改動的,都很少,推平了重新蓋的,寥寥無幾。可是這一位不一樣,不止推平了地面,甚至還掘地好幾尺,用的材料也是難得的水泥,巨石混合水泥,用來蓋城牆也不過是這樣,結果人家就用來建設一個建築。
“青雀,你設計的這個構造真的不錯,還有這個防盜門,已經超出哥哥的預期了。”
建設銀行的時候,李承乾懶得當監工,乾脆就把設計和施工的事情交給了李泰,李泰也不負期望,建設出來的銀行格外的優秀。特別是地下室的金庫,不止防盜,估計有人想搶,都對那面厚重的鐵門毫無辦法。
只要是誇獎的話,李泰就喜歡聽,拿著茶杯邊喝茶邊說:“您也不看看是誰出馬,不過皇兄啊,您說我封地的賦稅,是不是也能透過銀行,轉運到長安來?這樣的話,能省不少人工呢。”
到底是聰明人,各地的賦稅運到長安確實是一個極度浪費的過程,如果變成從銀行轉寄,前者消耗的人工跟後者那點手續費,沒有一點可比性。
不過,現在又不是真正的商業社會,地方收上來的賦稅更多的是糧食絲麻,這東西怎麼透過銀行轉寄?國庫收糧食,是為了籌備軍糧,或者用於賑災,就算把賦稅換成銀錢,朝廷要了也沒用。畢竟,大唐現在的糧食產出,依舊是一個可憐的數字。
“你一個人這麼幹沒問題,可是在你之後的人紛紛效仿怎麼行?所以啊,再忍忍,等什麼時候糧食的產量上來了,朝廷在有限的範圍內,就能用錢買到足夠的糧食,你的想法才能夠付諸於實踐。”
李泰點點頭,他也發現了自己想法中不靠譜的地方。
銀行的建設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就是要宣傳銀行是幹什麼的。如果換作普通商人,選擇的多半是吆喝,換作是朝廷,就是張貼公告。不過李承乾的話,會選擇發傳單。紙張雖然貴了點,但是有學院的印書坊在,不知道省了多少抄錄的人工。
於是,就在銀行開業之前,派傳單的人出現了,只要是行走在街道上的人,都會得到一張傳單,上面記錄了銀行的功能和來歷。
平民百姓收到傳單,在找識字的人介紹一遍後,就把傳單塞進了灶膛。貧民小戶的,哪有餘錢存到銀行裡,一年都難得攢下一兩個銅錢,吃飽喝足就成,誰需要貸款?
跟平民百姓不同,勳貴和商人們得到傳單後,卻把它研究了個通透。不管是存錢得利,還是兩地之間直接存取,都格外打動他們的心。
一地騰轉挪移的,只能是小商人,兩地之間來往的,才是大商人,至於豪商,經營的一般都是西域貨、海貨或者南北的稀罕東西。對他們而言,貨物的運輸本來就很艱難了,還要兼顧銀錢的運輸,絕對耗費心力。畢竟,同意用銀子金子交易的終究是少數商人,更多的商人只認銅錢甚至是絹布。可,運送銅錢,也太艱難了。
一貫錢,就是一千枚左右的銅錢,串起來差不多能有十三斤,一百貫,就是一千三百多斤。將銅錢裝在馬車裡,遇到險路跌落個幾枚,也就罷了,關鍵是害怕被劫啊!要知道就算現在沒有內戰了,可是還是有不少人不安於種地經商,喜歡做沒本錢買賣的。
而選擇銀行,就省事多了。人在揚州想要把錢帶到長安,只需要在揚州把錢存到銀行,然後拿著憑證,記著口令,就能在長安銀行把錢重新取出來。雖說每一貫錢都要扣掉三枚銅錢的所謂“手續費”,可是跟運送銅錢期間帶來的消耗和可能出現的意外相比,這簡直太實惠了!
大商人看重的是兩地存取的便利,中等商家和小商家看重的則是貸款功能。跟那群不要臉的禿驢比起來,銀行的利息簡直低得令人痛哭流涕。誰都有手頭緊缺錢的時候,賺錢的機會就在眼前,手裡沒錢,賺不到也只能忍著。現在不用了,只要到銀行請行官調查一下自己的背景,或者拿到保書,就能貸款。
一時間,長安人口頭談論最多的,就是“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