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去年對中原動兵、長驅直入之下給了他信心,覺得自己的武力甚至超越了大唐。現在的東突厥,就像米國一般膨脹,總覺得自己天下第一,什麼事兒都敢插一手。
不過,雖然做法過分,但這件事對東突厥,到底是有利的。
西突厥跟東突厥不同,雖然東西突厥都是可汗制,但西突厥的貴族比起東突厥的貴族要有更多的權力。頡利這個可汗,在自己的地盤堪稱真正的皇帝,比統葉護逍遙多了。
“若是大唐跟西突厥和親,不出五年,就能整合軍隊,一起對東突厥動手。雖是一個族群分裂出來的,可西突厥對東突厥沒有多少好感。不知頡利這番言語是有意還是無意,反正這個打算,已經落空了啊。”
見魏徵頹然的樣子,李承乾忍不住說:“鄭公,古人云,禍兮福所倚,大唐跟西突厥結盟失敗,未必是一件壞事。所謂的結盟,其實就是合夥搶劫一般罷了。若是大唐跟西突厥聯手攻打頡利,到時候在瓜分東突厥土地的問題上,必定還要再起爭執。所謂的盟約和親,就是一個笑話而已。可若是我們大唐自己出兵,到時候打下來的地盤不都是咱們自己的?”
魏徵笑了笑,對太子的想法不置可否。
他是文官,所以從不揣測軍隊的戰鬥力。他考慮的問題,只有戰爭的損耗。
跟西突厥聯盟的話,就算發動戰爭,大唐的損失也會少很多。這,才是他看重的東西。而對於其它文官來說,開疆拓土,那是武將的功績,作為文官,只要他們促成了聯盟,就是大功一件。
牢騷發完了,魏徵也就不留下來吃飯,今日有同僚的孩子娶親,他接了帖子,怎麼也要去露個面才成。
送走魏徵後,剛回到書房,李承乾就見李師興致盎然的看著他。
“小子,別跟老夫說什麼土地的藉口,你騙得了魏徵,卻騙不了老夫。你剛剛,絕對是臨時找的藉口。說說,你覺得聯盟失敗是好事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李承乾沒想到李綱對他已經這麼瞭解,臨時編了個藉口,都能看出來。
老老實實的坐到椅子上,李承乾說:“您看得很準,弟子確實希望聯盟破裂。至於原因,倒不是因為土地,而是和親這件事。李師,弟子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和親,都要中原的女子,嫁到外族去?憑什麼就不能是外族女子嫁到咱們中原來?”
李綱一愣,他沒想到李承乾會問出這麼一個問題來。
的確,中原的宗室女遠嫁外族,已經是和親的固定程式了。可要根據這件事說出為什麼,還真的難住他了。
閉目沉思一會兒後,李綱才睜開眼睛說:“雖然不知道到底為了什麼,不過老夫大概也猜到了幾個原因。第一,咱們中原人向來重視血統。娶了外族的女子為妻,生下來的孩子血統不純。如果是庶子還好說,若是長子,豈不是讓人笑話?
另外,你也別怪老夫說實話。你們李家,本來就有鮮卑血統。雖然太上皇即位之初,尊老子為李家祖宗,可是天下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五姓女寧可嫁平民,也不入皇室’這句話,就是擺到明面上談的結果。本來自家血脈就不純粹,你們要是再迎娶了外族女,還不得讓天下人笑話?不信你小子看著,等你成婚的時候,長妃一定會是純粹的漢家女。”
李承乾有點尷尬,雖然實話實說是老先生的優點,也是他這個歲數人的特權。可是直接被談論自身血統的問題,還是讓他有點無奈。
沒錯,血統的問題,一向是李家的傷疤。李承乾也自知,老爹的血統就不純,老孃的血統也不純,到了自己,還是不純。明明都是人,可是士林的混蛋們非得弄出什麼血統一說。
都是黃種人,整這些虛的幹什麼。什麼血統純不純的,搞得跟區分哈士奇薩摩耶阿拉斯加一樣。
見李承乾露出了尷尬之色,李綱便不再多說血統的問題,接著說:“第二,嫁到外族的,一般都是宗室女,加公主號。這樣一來,中原皇帝就變成了外族可汗首領的丈人,中原直接高了一個輩分。不過這麼做到底有沒有效果,就不用老夫多說了吧。”
李承乾差點笑出聲,感情宗室女嫁外族首領,還有這麼一層原因在。平白無故的把外族人變成女婿,還覺得佔了輩分的便宜?沒錯,在輩分上確實佔了便宜,就像頡利一樣,正因為他的妻子之一是義成公主,在渭水河畔之時,老先生才能幫著他把輩分提高到頡利上面。
可是,輩分一說,到底只在中原有那麼一點市場。外族人,哪會顧及自己砍死的是自己叔叔輩的,還是爺爺輩的?就像去年渭水河畔,如果沒有假八牛弩的威懾在,頡利早就帶兵砍過來了,誰管你堵橋的是太子還是太子太師?
“至於第三嘛,跟第一條差不多,也跟血統有關。派中原女入外族,就能同化他們的血脈。若是第二代,有漢家血脈的得權,再娶中原女,中原的血脈不就佔優了?”
接連三條過後,李承乾喝了一口茶,苦笑道:“就結果而言,根本就是屁用沒有不是?就算外族的首領,中原血脈佔優,可他長大在外族,該侵略中原的時候,我想他也不會心慈手軟吧。說到底,一個國家的存在與否,看的還是它自身的實力,而不是什麼輩分高。”
李綱微微一笑:“懂得就好,所以啊,老夫希望你能繼承你父親的皇位,如果是你的話,那麼大唐重複漢時威風,威振蠻夷,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又來了....
雖然很想跟老先生說自己的想法,可是現在,他發現自己竟然沒法開口了。
避開皇位的爭奪,安安穩穩的當自己的太平閒散王爺確實不錯。可是,這樣的結局,要寄託於下一個太子的慈悲心上。更何況,難得自己被送到了大唐,還是貞觀年附近,就這麼碌碌無為下去,真的好嗎?
方勝的出現,成功解救了李承乾的卡殼。
今天中午的飯是簡單的白米飯,簡單的白菜燉豆腐。
就算是有錢了,李承乾也不是一直逍遙無度的。每週改善兩次“伙食”,成了他和李綱的約定,除此之外,並沒有奢侈的飯菜。
吃完午飯、溜腿兒過後,老先生需要午睡,在安頓好他後,李承乾就回到了書房。
李泰李恪已經回宮吃飯,下午的時間也是任由他們自己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