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們上舞蹈課的時候,蘇記也在進行著營業前最後的準備工作。
馮一帆見到今天陳煦和羅瑜給小女孩們做的點心味道不錯,便讓陳煦和羅瑜多做一些。
“陳煦、羅瑜,今天蘇記餐後點心,便用你們給若若她們做的那個水果酥吧。”
陳煦和羅瑜聽了有些驚訝。
陳煦立刻問:“主廚,您的意思是,今天餐後點心用水果酥嗎?”
馮一帆點頭問:“是的,怎麼樣?可以嗎?”
陳煦果斷答應:“可以主廚,您放心,我和羅瑜現在就準備。”
後廚裡眾人,包括是蘇錦榮在內,看到陳煦很是激動的樣子,大家自然是明白陳煦為什麼會激動。
因為這是他終於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
來到了蘇記這麼久,羅瑜的點心已經成為了若餐廳的招牌,甚至還有客人會在臨走前,專門點上一兩份羅瑜的點心打包,當做是一份禮物帶回去給朋友。
相比較而言,陳煦則一直沒有可以展示自己的機會。
無論是在蘇記還是若餐廳,他都顯得像是一個打雜的幫工。
這一度讓陳煦深深懷疑,是不是自己不應該來蘇記?
不過好在,羅瑜默默的支援,讓陳煦逐漸也是耐心了下來。
並且他也是開始轉而在蘇記學習,跟在馮一帆後面學,跟在石家慧等人的後面學。
甚至晚上的時候,陳煦還會專門找林瑞峰、馬小龍、漢斯、湯姆和寧誠一起討論,一群人真的是沉下心來一起研究菜品和點心。
而且透過和漢斯的交流,也是從他的一些西餐甜點中獲得啟發。
最關鍵的是,陳煦透過在蘇記的學習,和大家的交流中,明白了不應該拘泥於形式的道理。
所以這一次,陳煦和羅瑜聯手,用了榴蓮酥的酥皮製作方式,把內陷換成了其他的果泥,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而且,獲得了馮一帆的認可,讓他可以放在今天晚餐的餐後點心上桌。
或許這個安排在其他的餐館不算什麼?
但如果是在如今的蘇記,那顯然是大不一樣的。
因為來蘇記吃飯的食客,可以說這些天都已經被蘇記各色菜餚把嘴巴養得比較刁,隨隨便便的點心根本得不到大家認可。
馮一帆更加不會輕易把一個點心讓上桌。
能夠讓陳煦的水果酥上桌,表明了對陳煦這款點心的充分肯定。
接下來,陳煦也是馬上開始準備了。
這款點心首先便是需要和麵了,需要和兩種面。
首先是外面的水皮,用低筋麵粉,加入白糖、雞蛋、豬油先在麵粉中間混合,然後再加入水將其全部和在一起。
最後還需要在案板上進行一些摔打,要做到手光、面光、案板光。
放在一邊餳上一會。
這個時間裡也是要和中間的油心。
同樣是用低筋麵粉,要先將麵粉過篩,接著跟黃油按比例混合起來,完全和勻了之後,用保鮮膜給包上放進冰箱裡去冷凍。
接著再把之前餳了一會的水皮拿出來,重新給揉一下,同樣是用保鮮膜包裹住,放進冷藏室裡去。
皮和心在冰箱裡冷藏和冷凍的時候,陳煦和羅瑜一起開始準備水果泥。
各種水果都給打成汁,必須要把果肉和果汁一起打出來。
然後還需要過篩一下,過濾掉一些水果漿中的殘渣。
接著便是放進盆裡,加入一些白糖還有一些澱粉,進行攪打均勻,最後放進蒸鍋裡去蒸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