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兩口子聊天的時候,外面有人進入米酒鋪子裡來買酒。
“老闆,你們家的米酒,是隔壁蘇記用的米酒嗎?我剛剛在那邊喝了一點那種甜米酒很好喝呢,馮大廚推薦我們到你們家買,說是蘇記也是從你們家採購的呢。”
王翠鳳見客人上門了,自然是趕緊招呼起來。
“沒錯沒錯,我們家的米酒,可是專供蘇記的,您說的那種甜米酒,在這裡的,您要不要嚐嚐味道,保證和您在蘇記喝的味道一樣,來來,嘗一嘗。”
王翠鳳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經過了她的一番推銷過後,進門的人買了好幾壺的米酒,甚至還專門訂了兩壇讓王翠鳳給發貨回去。
做完了這一單生意,範朝東笑著說:“這麼看起來,我們也都算是沾了一帆和蘇記的光啊。”
王翠鳳說:“還真是,今天已經好幾個過來買米酒了。”
兩口子正說著,又有人從外面進入米酒鋪子。
古街上的很多鋪子,都和米酒鋪子一樣,在蘇記帶動人氣加持下,生意也是變得非常好。
無論是那些小吃鋪子,還是一些比較特別的手工藝鋪子。
可以說各種東西都是賣得非常好。
真的是依靠一家蘇記,把整個古街都給盤活了,讓古街上各種鋪子的生意跟著變好。
這一點也是獲得了古街上鋪子老闆們的一份感激。
要知道,如果不是蘇記,古街即便是重新修繕,生意也不可能會好。
新城區的開發,有更為現代化時尚化的商業街區,古街這種如同遲暮老人般存在的地方,顯然不如那些時尚現代的地方吸引人。
而古街上很多傳統手藝鋪子,多數東西或許會讓人覺得很特別,但在年輕人看來可能很多早已經不再實用。
所以在馮一帆回來前,古街如同所在的舊城一樣,垂垂老矣,有一種即將要被掃入故紙堆,或許古街會如同周邊一些老樓,很快迎來一個非常徹底的拆遷重建。
但是那樣一來,古街也就不復存在。
可以說,是馮一帆的回來,是他讓蘇記重新成名,拯救了整條古街。
就像是範朝東和王翠鳳說的那樣,現在回頭去看馮一帆回來的半年時間裡,他的所作所為不單單是讓蘇記重新揚名,更重要的是,他的那份高調也讓古街重新揚名。
現在若是在淮城問一問本地人,應該都會推薦古街為一定要來的地方。
很多淮城的老一輩,更是專程來古街,尋找到曾經記憶中的氛圍。
當然,也還是有一些人會嫉妒蘇記如今的生意。
看到蘇記門前排了那麼多人,真的是讓某些鋪子老闆心裡很不是滋味。
只不過這種不是滋味只能是在心裡,沒有辦法宣洩出來。
蘇記的排隊還在繼續,餐館內的人依舊是人聲鼎沸。
雖然馮一帆可以新增一些椅子,緩解一下就餐位子不足的壓力,但是他並沒有選擇那樣去做。
因為那樣做確實會讓餐館裡坐更多人,可是那樣也會影響到大家就餐環境。
過分擁擠的情況下,再加上需要和不認識陌生人共桌,勢必會引起一些糾紛問題。
一旦發生了摩擦,那麼可能會影響到整個餐館就餐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