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翠玲真的又是歡喜,同時又是非常的傷感。
原本對盧翠玲來說,當初家裡人不接受馮建東的時候,她抱著和家人決裂的決心,毅然與馮建東組成了家庭,那時候的她已經算是為了愛情破釜沉舟。
但是最後讓她和家裡徹底決裂,是因為當時工廠倒閉,夫妻倆一起面臨下崗的時候。
盧翠玲頂著壓力,回到了家裡去希望可以獲得家裡人一點幫助。
可是她沒有想到的是,那一趟回家,她所收到的不是多年不見後的熱情接待。
反倒是來自,上到父親,下到弟弟妹妹們的各種冷漠,以及一些弟妹和妹夫的陰陽怪氣、冷嘲熱諷。
最後盧翠玲非常憤怒離開家,而唯一給她溫暖的是母親。
母親悄悄去見了盧翠玲,並且把她當初陪嫁的一件嫁妝,和多年來積攢的一點點積蓄,全部都給了盧翠玲。
可能那也是在盧翠玲心中,至今唯一留下對於家的一份溫情吧。
後來母親去世的時候,馮建東鼓勵盧翠玲回去看一看。
其實那個時候,盧翠玲和馮建東的蔬菜基地已經初具規模了,雖然沒有獲得全鄉的支援,但是也已經幹出了自己的成績,有了固定的客戶。
可以說,那時候老兩口的收入已經有了保障。
但盧翠玲回家去,非但是沒有獲得家裡人重新接納,甚至連給母親送葬都被家裡人拒絕。
因為盧翠玲父親知道了當年,她母親把陪嫁的嫁妝給她的事情。
所以父親無法接受,並且要求盧翠玲要把東西還回去。
也是那一次,盧翠玲徹底對那個家死心了。
本來盧翠玲以為,她可能一輩子不可能再與孃家人有任何的交集,甚至連面也不會見了。
但是怎麼也沒有想到,小時候最疼愛的她的小叔和舅舅,居然把她給找到了。
盧錫嘏大概能夠明白,這麼多年自己這個侄女所吃的苦和受的罪。
他也是有些無奈說:“小玲子啊,我也沒有想到,當年的事情,最後竟然會演變到那樣的地步。”
盧翠玲聽到這話,反倒是平靜下來:“小叔,沒關係,我現在很幸福,建東對我很好,而且你也看到了,我有一個優秀的兒子,還有非常好的兒媳,還有那樣漂亮的小孫女,我很知足。”
盧錫嘏點了點頭,但依舊還是繼續說:“其實,當年的事情,鬧到那麼僵的地步,你爸他也已經後悔了。”
聽到這話,盧翠玲愣了一下,然後說:“嗯,小叔,當年的事情我不想再提,至於我父親,我是不會再回那個家的。”
盧錫嘏再次無奈嘆了口氣,話已經到了嘴邊卻說不出口。
還是全承平在旁邊說:“小玲子啊,當年的事情,其實是你母親,她悄悄去幫了你之後,回去之後和你父親大吵了一架,後來你母親漸漸得了憂鬱症,最後鬱鬱而終。
你父親他一直都很自責,同時他又不肯去面對自己的錯誤,所以才會最終把一切的錯,都歸咎到你們身上的。”
全承平還是把事情說了出來。
實際上,事情說白了,是馮一帆姥爺太固執。
馮一帆姥爺是個非常講究家庭權威的人,是個固執到近乎偏執的老家長。
他信奉那種老家族的傳統,一切事情都需要他那個家長來做主。
尤其是對子女的管制,更是異常的嚴苛。
說起這一點,至今盧翠玲都會清楚記得,小時候家裡吃飯都是絕對不能有任何聲音,哪怕是筷子碰到碗沿的那種響動,都必須要儘量去避免的。
而且每次吃飯,家裡每道菜都會有一雙公筷,夾菜的時候一定要用公筷。
夾菜的過程中,絕對不能用筷子去翻動那盤菜。
吃飯更是不能吧唧嘴。
這種近乎嚴苛的管制背後,是馮一帆姥爺近乎偏執的老家族的家長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