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子放在蘇造湯中燉煮需要一段時間,要完全將那些香料的味道釋放出來,並且煮到肘子當中去。
因為家裡用的是土灶,所以就需要馮一帆隨時隨地注意火勢。
火不能太大,但是也不能完全沒有火。
土灶需要保持一個均勻火勢,也是很考驗燒火人的技巧。
馮一帆雖然是才回家不久,但是昨天幫母親燒火的時候,也是在有意研究和掌握如何去控制土灶的火勢。
再加上今天早上和中午做飯時熟悉,現在馮一帆算是能把控好火力。
也能根據爐膛內的情況,知道什麼時候添柴,什麼時候拉風箱。
這個過程裡,隨時還要聽著國內的動靜,根據鍋裡“咕嘟”聲音,大致去判斷一下肘子燉煮的程度。
大約燉煮了二十多分鐘,馮一帆揭開鍋蓋,準備用一根竹籤子在表皮上扎一紮。
而還沒動手去扎,揭開鍋蓋的一瞬間,濃郁的香味伴隨著熱氣升騰,瀰漫在整個廚房裡。
嗅著香味,馮一帆和岳父相視一眼,翁婿倆頓時都笑了。
因為聞著這個香味,翁婿倆都知道,這次的配方沒有問題。
其實各種香料調料,在調配的過程中,當與肉類結合的時候,便能夠很容易完全釋放出味道來,如果是對的味道會給肉類增香。
而如果不對的話,那麼味道便會出現極大的偏差。
馮一帆稍稍打了打浮沫,並且用竹籤紮了扎肘子表面。
做完了之後,馮一帆便將鍋蓋再次蓋上。
然後又對爐膛中的火勢做了調整,不能再用集火去頂,而是要用溫和的小火慢慢去燉煮入味。
蘇錦榮看著女婿的一系列操作,不禁點頭:“看起來你這些年進步很大,能這麼快掌握土灶的火,說明你這兩天也是下了功夫,這次蘇造湯成功了,之後便能夠開始逐步恢復各色蘇造菜。”
馮一帆笑了笑回應:“爸,你有沒有覺得,這蘇造湯,實際上有一點類似咱家做餚肉的老滷?”
蘇錦榮點點頭:“確實很類似,不過老滷裡沒有這麼多香料,而且老滷的口味偏重。”
馮一帆接著說:“實際,都是利用香料取出肉上的雜味,激發和增添肉類本身的香味,真要說起來,我覺得這麼一鍋蘇造湯,完全是能拿來做餚肉,當然,味道上恐怕會不如老滷的味道。”
蘇錦榮則說:“多煮上幾次就行了。”
馮一帆笑著點了點頭,事實上確實是如此。
老滷的關鍵,在於其中包含著不斷滷製肉類後,疊加起來的味道。
所以馮一帆如今的這一鍋蘇造湯,實際上還沒有完全成為蘇造湯,還需要一次次不斷使用,逐漸增加其中肉類的物質,才能最終達到一種比較上佳味道。
又是燉煮了大約半小時的樣子,馮若若又一次從外面跑進來。
“爸爸,你看看都幾點啦,你怎麼還沒有把東西做好呢?”
馮一帆看到女兒跑進來嚷嚷,笑著問:“怎麼了?若若餓了嗎?你午睡起來,不是和昊昊哥哥一起吃了帶回來的點心嗎?”
馮若若撅起小嘴說:“可是現在已經晚啦呀,奶奶說都快五點啦,爸爸你要早點做飯呢。”
馮一帆微笑回應女兒:“好,若若放心,爸爸已經準備好了晚上的飯。”
聽到爸爸說準備好了,馮若若頓時有些好奇:“呀,爸爸你準備好了嗎?那晚上我們要吃什麼呀?”
馮一帆微微一笑,走到土灶旁邊的面盆前,把上面的蓋子給揭開。
“你看看,晚上爸爸給你們蒸饅頭啊,蒸一個空心饅頭,然後再把肘子給做好,到時候大家可以用空心饅頭夾肘子肉吃,爸爸再給做一個小米粥解解膩,若若覺得爸爸這樣的安排好不好呀?”
不等馮若若開口,外面已經有另一個聲音開口:“好啊,這個安排太棒了。”
聽到聲音,大家一起扭頭看過去,看到嶽青松從廚房外面探頭進來。
見到嶽青松探頭進來,馮一帆不禁笑著問:“你們晚上不回去啊?晚上也要在我們家吃的?”
嶽青松一點也不客氣:“當然啦,你這麼大一個廚子回來,我們肯定要多吃幾頓,不然不是虧了?”
馮一帆說:“其實今天這一隻肘子,配料我還是嘗試,可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