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開始的時候,蘇連成給梅茹點了一碗三蝦面,自己則是要了一份黃魚面。
梅茹對蘇連成給自己點的三蝦面也是充滿了好奇。
梅茹畢竟曾經是蘇瀾馨身邊的秘書,跟著蘇瀾馨品嚐過全球各地的美食,也聽蘇瀾馨說過不少國內的美食,尤其是江浙淮揚的美食。
其中這個三蝦面,也是被蘇瀾馨專門提起過很多次的一碗麵。
按照蘇瀾馨的說法,這碗麵只有指定的季節才能夠吃得到。
如果錯過了季節,那麼只能是來年再品嚐。
和蘇記第一次售賣三蝦面不同,如今時值農曆的五月初,這可是三蝦面最為合適的時節了。
首先此時蝦籽更多,其次是鮮蝦也會更加的肥美。
今天的鮮蝦,也是馮一帆大清早就去農貿市場,從水產店買回來的。
蝦籽是水產店老闆專門找人剝好,給馮一帆留下來的,剩下的青蝦部分,蝦腦和蝦仁則是馮一帆買回來親手剝出來。
可以說蝦是非常的新鮮,並且馮一帆也已經提前完成了烹調備料。
在接了點單之後,馮一帆立刻便在後廚裡準備。
蝦仁首先在鍋裡煸炒,接著下入蝦腦和蝦籽,一起翻炒均勻,幾乎是讓蝦籽和蝦腦包裹住鍋裡的蝦仁。
然後用小碟盛出來,和已經準備好的清湯麵擺在一起,給外面的食客呈上。
當面條上來,梅茹還真的是第一次見到這碗三蝦面。
以前倒是經常聽蘇瀾馨提起過,說這碗麵是多麼多麼的金貴,還有這碗麵的味道是多麼多麼的美味。
但是梅茹從來沒有嚐到過。
主要是因為三蝦面只能是在每年農曆的四月到五月,大約是一個月的時間裡才能吃到。
而且真正能夠做得好的三蝦面,也只有在江淮一代的一些城市才有。
甚至是像富景樓這些年都不曾再做過這三蝦面。
蘇連成收購了富景樓,譚雪莉帶著廚子團隊進駐後,同樣也是沒辦法制作三蝦面,因為整個團隊裡的廚子們,壓根沒有吃過這碗麵。
如今在整個淮城,也只有在蘇記能夠吃到這一碗“麵條中的愛馬仕”。
看著面前,碗裡宛若一握銀髮盈盈盤在清水之中,微微泛起油花中,點點青色點綴其中,真的是一碗一清二白的面。
而旁邊小碟之中,則是橘紅色鮮美的一碟蝦仁,表面裹著蝦腦和蝦仁。
這樣一碗一碟搭配在一起,真的是相得益彰顯得那樣的美。
梅茹看著忍不住感嘆:“沒想到,一碗麵也能做得這麼漂亮啊。”
蘇連成笑著說:“你難道都沒有在富景樓裡吃過嗎?富景樓除了沒有這碗三蝦面,其他的面也還是有的,而且做得應該也不算差。”
梅茹搖搖頭說:“不一樣了的,你看看這麵條一根根是那樣纖細,搭配上這清亮的湯,真的是非常漂亮,一眼看去,除了面和清亮的湯以及蔥花,你幾乎是看不到其他的顏色,就像是一碗白煮麵。”
聽梅茹這樣說,蘇連成也是認真地看了看,緊接著想到了富景樓的麵條。
不得不說,真要說起來,富景樓的麵條擺盤確實不如蘇記漂亮。
而且蘇記用的是伊府麵,麵條是經過了先煮後炸,然後再煮出來的麵條,可是碗裡的麵條看著卻絲毫不顯油膩。
相比較而言,富景樓的麵條就要顯得太過普通,根本無法和蘇記這碗麵比。
現在蘇連成倒是明白,為什麼到富景樓的本地人越來越少。
實在是本地人已經知道,在蘇記可以吃到比富景樓更加正宗的本地菜餚。
梅茹慢慢將三蝦的澆頭給撥進碗裡,然後認真將蝦仁、蝦籽、蝦腦和麵條給攪拌均勻,讓每一根麵條上都裹著蝦籽和蝦腦。
然後,用筷子夾起掛滿蝦籽和蝦腦,包裹著一顆鮮嫩蝦仁麵條。
一口吃下去,在口腔中瞬間爆開了非常濃郁的鮮味。
那種鮮蝦的甘甜,搭配上很清淡的調味,真的是讓人吃得異常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