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道忠老爺子對馮一帆的評價不可謂不高,已經把他給直接比喻為朝陽,這意味著在老爺子的眼中,馮一帆終將照亮整個廚藝界。
李菲兒聽了這番評價,也是感到有些驚訝,沒有料到老爺子會給這麼高的評價。
短暫的愣神過後,李菲兒微笑著說:“好的,感謝莊大師接受我的採訪,也感謝莊大師給的評價,那我們可就要拭目以待。”
莊道忠微笑點頭:“嗯,拭目以待吧。”
這個“拭目以待”也算是一語雙關,一方面時說馮一帆,另一方面也是說這場富景樓的廚藝比賽。
當現場協調好了之後,海選的最終比賽也是正式開始了。
富景樓為了這場比賽可以說也是下足了本錢。
將整個富景樓的餐廳重新佈置,變成了一個可供二十人同時烹調的場地。
並且還給每一個灶臺上,都配備了相應的各種廚具,甚至是包括廚房裡所必須要的灶臺,保證烹飪的時候,現場灶臺的火力足夠。
至於評委也是安排在了現場的一張張桌子上,分為專業評委五人,以及隨機抽取的普通觀眾評委四十人。
可以說真的算是聲勢浩大,讓這場首先在淮城舉行的廚藝比賽,給其他一些城市開了一個好頭。
而參加這最後一輪海選的參賽者,總共大約有一百多人。
這其中有本地的一些廚子和民間的高手。
還有一些是從其他城市趕過來,想要在這裡一展身手的廚藝高手,也算是有著足夠的分量。
最終,比賽分成了七組進行。
每一組20人,除了要完成規定兩種菜品中的一樣,現場專業評委還會對刀工、火工等綜合的廚藝技能進行評審。
真的必須要說,這場廚藝比賽不是普通玩票性質而已。
從公佈了是中華菜的一份廚師資格預選,就已經確定了這個廚藝比賽專業性。
再加上馮一帆在《菲常見證》上錄製的烹飪過程,算是真的把整個比賽的層次拔高了很多。
這也是為什麼,先前報名數量有著幾近上千人情況下,最終卻只有一百多人參加最終海選的原因。不少人在之前的一些基礎測試中,已經是被先淘汰掉。剩下這一百多人算是有一定實力的。
而這場海選過後,其中又有一大半要被淘汰掉,最終能夠晉級複賽的只有16人。
真的可以稱之為百裡挑一。
海選正式開始,一組一組登上賽場,開始進行現場烹飪。
而就像是之前莊道忠說過的那樣,一開始的時候,不少廚子都在刻意模仿馮一帆的標準,甚至是模仿他的每一步過程,以及每一個動作。
或許這些模仿者來參加比賽之前,都是進行過認真的自我訓練,務求能夠模仿的足夠像、足夠標準。
但是在現場這樣的環境下,尤其是在比賽中,身邊還有其他參賽者打擾。
想要保持那種並不是自己最熟悉的烹飪方式,明顯是非常難的事情。
很快,一個接著一個的模仿者出現各種事故。
雖然並不算是什麼大失誤,但一旦打亂了模仿節奏,整個烹飪過程都會變得手忙腳亂,甚至可能比他們用自己方式去烹飪還要混亂。
看到一些灶臺桌面上被弄得亂七八糟,一些參賽者甚至出現心態崩潰,連菜都沒有辦法繼續做下去,現場的一些專業評委也是不禁搖頭嘆息。
在這樣的情況下,莊道忠老爺子無奈起身,站上了主席臺。
“我必須要說,第一組20個人的表現,讓我很失望,我沒有想到,你們會被馮一帆影響那麼大,他的烹飪確實是非常藝術,而且他的做法確實是標準,但不代表你們去模仿他就一定能夠獲得高分。
烹飪的真諦,在於一個廚師用心,把一道菜做的美味,呈現給他的食客,而不是一定要用你們不習慣的烹調方式,去模仿所謂的烹飪藝術。
你們是廚師,你們是要把美味做給食客去品嚐,而不是單純要給食客看你們的烹調過程。
我希望後面的廚師能夠注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