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意氣,免不了有紙上談兵的陋習。讓吳先生見笑了。"
閻又文擺擺手。示意吳大雄不要誤會。他本人並沒有那層意思。
吳大雄道:"說到紙上談兵。那到不盡然,古人云,廟算多者勝。
廟算少者敗。而況於無算乎?"
"咦!想吳先生介紹自己說這些年一直經商來著,
怎麼,對戰國的《孫子兵法》也有研究不成?"
"讓閻高參見笑了。吳某人並未專門研究過。
只不過早年間,我有幸讀過一本日本人寫的經商著作。
叫什麼《孫子兵法與商戰》的書,
裡面細述了大量兵法運用在商業貿易往來中的成功案例,
我讀了之後,受益匪淺哪!"
"哦!居然還有這樣的書,以後有機會閻某一定尋來讀讀。"
吳大雄心道:"你哪裡尋得到哇!那本書是七十年才出版的。"
"對了!吳先生!聽剛才您所說新保安一戰,
似乎您知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細節……"
吳大雄道:"略知一二。"
"那好,不瞞吳先生說,平津形勢嚴峻至此,已屬一盤明棋。
我們參謀本部也有地圖、沙盤。十幾位參謀同仁晝夜推演,
關於新保安一戰到底怎麼輸的,也沒能弄明白一二,
我想請吳先生過去一敘。就來一場紙上談兵。不知願否?"
吳大雄道:"這?方便麼!"
"方便,方便。正好我也想見識一下吳先生的手段!"
吳大雄只好說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吳先生請!"
"閻參謀請!"
北平城防司令部作戰室沙盤前。傅作義死死的盯著地圖上的張家口和新保安。
目光來來回回數次,身邊的眾人有將軍,有參謀人員,皆沉默不語。
傅作義心道:"郭景雲啊郭景雲!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虧你跟了我這麼多年。
居處在小河溝裡翻了船。唉!"
傅作義回過頭看了看身後。
袁慶榮和安春山都在。
"想我傅家軍初創。名將雲集。兵強馬壯,威震華北。
如今落到這步田地,居然要與**乞和才能維持當下局面。
上個月我派出的代表被中共方面嚴詞拒絕了。
我提出的多個條件一個也沒有達成。真是欺人太甚啊!"
在傅家軍中,早期的傑出將領有二虎——孫蘭峰和董其武,
後期有三傑——袁慶榮、安春山、郭景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