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回家後,兩個人之間原有生硬的疏離感也消失不見。當然,這是方若心覺的,胥卓遠的心裡從來沒覺得他們疏離過彼此。
不管怎麼說,方若不再胡思亂想了,她感覺生活又回到了以往的光明。在家住了兩天以後她回到奶奶家。
奶奶看她回來了趕緊從房間裡拿出一袋東西,這是她白天從集市上特意買回來的蘋果,看著奶奶依舊瘦弱駝背的身軀,臉上綻放出像小孩一樣的笑容,方若更是心頭一觸,想著以後也要對奶奶更好一些。
生活好像沒有她想地那麼遭,終究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方若想起胥卓遠那天跟小販智斗的場景,她突然發現,自己不在他身邊的時候,胥卓遠也並沒有變成另外一個人,他依舊是原來那般,自信又勇敢,是她最熟悉不過的少年。
他嘴利不饒人,其心卻軟如水。以前他們一起上學的時候,學校附近天台上總有一些身殘志堅,以乞討為生的可憐人,他們總是跪坐在木板上淒厲地唱著歌,方若於心不忍,因此每次經過都會在他們的碗中放一張紙幣或者硬幣,以表自己微薄的心意。
她每次都會問身邊的他怎麼不跟著放一點零錢,胥卓遠總是嗤之以鼻地說他向來不相信這個,好多人其實都是傳銷組織的耳目等等。
其實不然,雨天裡經過天橋的時候,天橋上沒有他們的蹤跡,胥卓遠總是會喃喃自語說也不知道這些乞討的人有沒有找到避雨的地方。
有時候放學回家晚了,此時天橋上人已經不多,方若發現胥卓遠就走在前面,她分明看到他俯下身笑著跟乞討的老人講話,還跟一旁的小孩歡聲笑語,臨走前他還塞放了很多的零錢給他們。
胥卓遠就是這樣,讓他當面去做一些感動人的事他是十分抗拒的,但是他嘴上說著不信這些其實私下裡捐得比誰都多。
方若也不拆穿他的扭捏心思,之後每次他們上學路上經過天台時,她看著身邊臉上寫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胥卓遠,總是忍不住會心一笑,覺得他實在是太可愛了。
回憶過後,方若更覺得自己今後要多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要努力與他並肩,站在高處一起看到最美的風景。
如此想來,學習上她也是鬥志滿滿,對未來也是充滿希望,忙忙碌碌的生活著,高二這年也很快就過去了。
暑假裡她還是跟奶奶住在一起,胥卓遠剛開始還抱怨她不回家,生了幾天悶氣後卻開始隔三差五就來奶奶家找她,美名曰“找方若一起學習”,其實他就是不習慣放假了也經常見不到她,實在是難解思念之苦。
方若心覺好笑,她寫作業的桌子既小又破落,她一個人都才是勉強夠用。胥卓遠一來,兩個人擠在這小小的桌子上學習,更是顯得狹促窄小,彼此面對著坐都還經常胳膊碰胳膊。
胥卓遠人長得高,腿也長,桌子高才及他的大腿間,他坐在小椅子上,一雙長腿只能委屈得屈躬在桌上,顯得十分不倫不類。
儘管條件如此艱苦,胥卓遠依舊覺得樂此不疲,他覺得這裡十分清淨,是個學習的好去處。
方若看他寫作業時一臉認真專注的模樣,也不好再多說什麼,客人都習慣了,主人還有什麼理由去挑刺呢?
胥卓遠來的次數多了之後,方若奶奶也不拿他當外人了。偶爾閒暇時,她也會讓胥卓遠幫著修理下家裡的舊物,方若看他一本正經地拿著機械工具修理奶奶的舊風扇,也好奇地湊過去看。
方若指了指院子裡一地的零件,問道:“這些你都會修啊?”
胥卓遠熱得大汗淋漓,擦擦額頭上的汗笑道:“得虧物理學得還不錯,從小也沒少拆東補西,動手能力還是有點的。”
方若見狀起身去房裡盛了一碗溫水給他喝。
奶奶坐在一旁的搖椅上給胥卓遠打蒲扇,邊扇邊說:“卓遠啊,這個太難修理就算了,老古董也不指望它還能轉了,只是陪了我幾十年,我捨不得扔咯。”
胥卓遠聽了以後更覺得要修好這把古董風扇了,他咧嘴笑道:“奶奶,您再等會,我肯定幫您修好。”
奶奶聽了他的話轉即樂呵一笑,回應說:“真是好孩子,辛苦你。”
胥卓遠的嘴像抹了蜜一樣的甜,“不辛苦。”
方若看胥卓遠在忙活著手裡的活,自己也索性動手把院子裡打掃一番。
她剛來奶奶家的時候,院子裡還是一片雜亂的景象,只有一顆瘦小的枇杷樹。如今她和奶奶共同打理了小院,還布了塊地種了些瓜果蔬菜。夏日裡瓜果藤蔓爬上牆頭,勻長的絲瓜掛在高處,地裡的西紅柿也結得正紅,實屬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她仔細地掃著地,奶奶養的兩隻雞轉眼又拉了些排洩物在地上,方若只好又去菜園裡找些幹泥土將它清理乾淨,她正埋頭苦幹時,一旁的胥卓遠驚呼一聲,“修好了!”
方若放下掃帚跑過去看,胥卓遠接好排插後,摁下開關,只見那老舊的風扇發出機器渾渾的響動聲,扇葉開始艱難地轉動起來。半分鐘後,風扇像是回春一般噪音漸小,扇葉也開始快速轉動起來,並且風力還不小。
方若一臉欣喜地對胥卓遠說:“真的修好了!你太棒了。”
奶奶在一旁拍手稱快,連連給胥卓遠豎起大拇指,以顯示她心裡的歡喜之意。
胥卓遠靦腆地笑著,擺擺手說:“奶奶,您別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