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極合徐振雲之心意——因為他的影遁之法,終究不是無條件限制的遁術。依舊會有一定的距離限制。
如果完全放棄“風箏戰法”,而必須近戰決勝,徐振雲隱約感受到,自己的戰鬥力評價有可能再拔擢一層,有可能達到人榜前三甚至第一的程度——除了元宸之外。
這也是先前十餘場戰鬥進行得如此順利的原因。
但是從竹震旦開始,敵人終於回過味來了:下場可以快;但是隻有形成了戰鬥,實戰可以拖!
如果所有人都悟透這一點,戰局對於徐振雲而言立刻就要變得艱難許多。
在兩碑中央似小實大的空間中,二人一追一逃。
戰鬥立刻變得沉悶。
眨眼之間,竟是兩刻鐘過去。
如果都變成了這樣的鬥戰形態,那麼別說還剩下十八個人,哪怕只有一半,剩下的三四個時辰也不夠用。
又等候了十餘息,牧雪晴遲疑道:“師父……”
但是他話音未落,徐振雲已經縱身遁至竹震旦身畔,完全繞過了“筒”形氣罩防禦,一拳轟下,那竹震旦如倒栽蔥一般落了下去。
向天問一愣,道:“既然如此簡單,為何又拖了這許久?”
穆輕雲淡淡道:“徐振雲之前展現的遁法,是‘五瞬身’的距離。竹震旦留下的空間,正好保證大於‘五瞬身’;但他同樣想到了徐振雲可能猶有餘力,所以暗暗發動了一道後手,能夠在關鍵時刻加速遁走。”
“哪怕是徐振雲動用‘六瞬身’‘七瞬身’,亦不足以取勝。”
“徐振雲對這一切,其實洞若觀火。等竹震旦埋藏的手段時限耗盡,這才暴起發動。而竹震旦不知早已被看穿,見剛剛許久時間徐振雲並未出手,以為徐振雲的近身撲殺範圍,真的只有‘五瞬身’。他卻不知自己的心意鬆緊,完全被徐振雲把握住了。”
這一勝之後,徐振雲穩紮穩打。
人榜第十七,是大晉嫡傳古陽關。
取得了一場並未耗費太多時間的打鬥後,徐振雲又依次戰勝十六、十五、十四……等七人,但用時也達到了半個時辰有餘。
其實徐振雲目前的戰鬥力,已經較之一開始連勝十六人時動用的“超限模式”稍弱;而依次面對的對手,實力卻逐漸增強。
到了前十八名之後,縱然徐振雲的影遁之法極盡巧妙,也難以透過三四個瞬身爆發快速拿下對手;通俗言之,就是對手的戰力,已經在他的瞬身戰法斬殺線之上。
每戰勝一人,都要經歷一番運營和周折。
但是憑藉遁法優勢和道心棋盤模式反應速度的優勢相結合,這終究是尋常的七品修道者難以抵擋的存在。
無限變化之後,徐振雲的取勝,依舊是不可動搖!
第十人翩然下場。
此人正是原來就光臨天元神廟的一行人之一,密雲山嫡傳,朱仙齡。亦是最初到來眾人除元宸之外修為最高者。
他的入場,很及時;並未有絲毫拖延。
反倒是徐振雲自己,微閉雙目,似乎陷入凝思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