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如此;穆輕雲和自己說是“價值最貴的服裝”;但是現在好像拍賣的是一幅畫?
最過分的是,這“畫作”明顯沒有看出任何出眾之處——只能說很有抽象派的風格,以濃墨線條簡單塗抹勾勒成型,好像是畫的一隻鳥;令徐振雲莫名想到了“鳳凰神鳥圖”。
但好在徐振雲目力極佳,遙隔十餘丈,依舊能夠看見“抽象畫”的右側,有三個小字:
董明言。
董明言?這又是什麼人?
“一萬五千兩!”
“一萬七千兩!”
“一萬七千五百兩!”
……
沒等徐振雲回過神來,競價之聲,已快速響起。
穆輕雲微微一笑,道:“小弟你也有過多次去往正明樓這樣的大飯莊經驗了;難道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奇裝異服之人?”
徐振雲腦海中靈光一閃,立刻道:“是……胸繡?”
穆輕雲怡然道:“還不算太蠢。”
在心元本洲的風俗中,凡俗所用,幾乎所有的服飾,胸口處都會繡有圖案。譬如徐振雲所著的這一件蟹青色錦袍,胸口就是一方“綠竹圖”。
至於較為常見的,“松鶴延年”、“龍鳳呈祥”、“歲寒三友”等圖案,共有二十四種制式,是為常服通用。
唯有修道人,會穿通體純色的常服或制服。
但是徐振雲曾經在“正明樓”吃飯時,也曾看見明明氣度不俗、前呼後擁,但是胸繡圖案卻極為詭異的人物;倒是和眼前這“抽象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以為是個性十足,搞行為藝術;敢情是人家身上穿著的,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昂貴的衣服!
徐振雲疑惑道:“這董明言……是神都第一流的畫家?得到他的‘授權’,將他的畫作印在胸口,價值萬金?”
穆輕雲笑道:“後半句說對了;但董明言可不是什麼‘神都第一流畫家’;而是你的同道——今年國朝大選中式弟子,位列三等,藝道第十三名。”
徐振雲愕然。
穆輕雲解釋道:“每一年國朝大選之後一個月左右,風雅堂舉辦‘妙意節’,乃是將當年國朝大選‘藝道’一流中選擇畫道的弟子,其畫作隨機選出二十件,流通於世。”
“但是這個畫作的用途是固定的——不能收藏、轉賣;只能定製成衣服上的‘胸繡’;算是‘仙道近人’的一個象徵。”
“當然,從事實上看,也是一個可以用來‘炫耀’的舞臺。”
“所得金錢,百分之十五歸作者本人;百分之三十上繳神都官署;還有百分之五十五匯入‘通濟堂’,作為因‘血色之亂’有成員亡故或殘疾家庭的撫卹金。”
“另一個渠道的撫卹金——和大晉官方的救濟不相矛盾,可以領雙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