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畫面,顯然是這位“副使”在說服趙愷復的過程。
在展示了兩種精妙手段,並且已做出了“延壽至終”以及“道行精進”等令人心動的條件後,趙愷復似乎已然意動;但是他顯然也清楚此舉的風險;一旦走出這一步,就再也沒有回頭路。
牧玄、穆輕雲等人也是神情嚴肅,看趙愷復到底是因何變節。
因為趙愷復其實還算相當年輕,如今壽元之數未及一半。這樣的人物,如果是“主動”選擇了邪修之路,多少算有些出人意料。
卻見畫面之中,此人雙掌一合,口中輕輕唸誦。
他的胸口處,忽然進入類似半透明的狀態,依稀可以看見那枚鏤空似銅錢的“銀幣”,在緩緩轉動。
銀芒閃爍,化作尺許大小的光暈,立刻驅散室中黑暗。
趙愷復的神情,從模糊到清明,三度反覆之後,轉為堅定——一種略帶一些興奮、期冀的堅定。
不難判斷,他已經做出了選擇。
桓修微微舒了一口氣,道:“還好。較之直接易人心志之法,這個手段,還算溫和。”
蘇靖容搖頭道:“未必‘破碎之雲’手中就沒有更厲害的手段;只是用在收服每一個正式成員直轄的‘副使’上罷了;此法看似柔和,其實結合那更上一層樓的血祭秘法的誘惑,已經是‘夠用’了。”
容易看出,如果最後顯化“銀幣”易人心志之法可以無條件成功,這位“副使”一開始也不需要和趙愷復蘑菇許久。
這大約是唯有對方已然動心、但沒有正式做出決斷的時刻,才能一錘定音的“易心”秘術。
徐振雲心中快速思考。
他的思緒重點,都是聯絡在江承志所得的“金幣”上;二者外形幾乎完全相同!
除了“昭渾”之外,其餘九個人,是不是也有一枚“銀幣”?
如果二者是“同類”這個猜想成立,江承志的“金幣”自天中落下,位格是不是和“破碎之雲”組織十大正式成員的“原始銀幣”相同;反而高於這個“副使”所得的復刻版銀幣?
所以,其實“破碎之雲”是神秘力量所扶植的產物;金幣銀幣,是隸屬不同的“神秘力量”,還是同一個“神秘力量”的不同分支?
還有一個明確的證據,那就是冰山之內的“青銅石板”;這個等問一問解含玉二人,他們當初從季子澄記憶中見到的“青銅石板”是何等形態。
如果“青銅石板”也近似於季子澄記憶中的“石板”;那這個“同一性”可以說板上釘釘。
要是真的是不同的神秘力量在背後支援,那豈不是說助力大楚的“神秘力量”尚處於萌芽階段?
因為江承志、和季子澄得到了“原始金幣”,位格理應等同於“破碎之雲”的正式成員;而破碎之雲的十大成員,個個氣場驚人;別說目前九品的江承志,就是季子澄也差了許多。
那這意味著將來大楚還會再發展出十來個被賜予“金幣”的人?
……
在徐振雲思索的階段,“看”完最重要的三個“隱秘”之後,穆輕雲開始以極快的速度閱覽所有九人的“資訊”,大大小小都不放過。
剩下的資訊,或許本身的機密性不算太高;但是哪怕是非常基礎的資訊,譬如所有人的生平、背景等等,和先前所見的三項主要資訊貫穿起來,“相得益彰”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事實也正是如此。
各種資訊相繼浮出水面——
這位九人中最重要的“副使”名為李昌虛,生於大虞五百二十六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零五十四歲,堪稱高壽。
大晉國祚三百年,代了國祚一千五百年而終的大虞仙朝。
此人在五百歲時成為一名邪修;因為運氣上佳的緣故,所得的“血祭”之法甚是高明,陸續延壽三百五十餘年。在九百餘歲,也就是距今三百年之前,被“破碎之雲”發掘,成為“昭渾”的副使。
這也就是最重要的“機密”中呈現的畫面。
破碎之雲成立的年限,誰也說不清楚;雖然最近一二百年來,破碎之雲活躍度逐漸提升,“第十三極”這個名號的確立,當在二百年之內。
但是這個組織成立的日期,似乎頗為久遠;有說二百五十年的,有說三百年的,有說一千年的。
今日所見已經能夠確信,最晚不晚於距今三百年,“破碎之雲”十個成員已經足數;並且除了“昭渾”之外,其餘所有的副使,也都備齊!
自三百年前開始,李昌虛開始吸納人手;剩餘的二個一品、三個二品、三個三品,其中有六個是邪修;還有兩個竟分別是大楚、大涼的隱退長老。
按照李昌虛和趙愷復的約定,明年的“血色之月”中,如果託庇於趙愷復麾下的邪修組織能夠提供足夠的“原料”的話,趙愷復也將成為這個二級組織的成員,並且地位後來居上,僅在李昌虛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