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雲緩緩下場。
圖卷正中央,兩人相去數尺,南北相向站定。
魏興河笑道:“沒想到江承志看起來不顯山露水,卻也頗有志氣。”
江承志神情平靜,只抬頭看了趙首座一眼。
趙蝮亭揹負雙手,泰然道:“我自會評判。”
江承志雙掌一合,雙目微閉。
似乎法訣運用,需要較長準備。
“神道”之法,徐振雲在近日閱讀書簡中,瞭解比較細緻,僅次於牧雪晴的“天星流”。
因為“神道”是十系中最敏感、遊走在危險邊緣的一條道途。
在當今心元本洲道統中,無論是三大仙朝,還是五大隱世宗門,對於搜魂、神魂操縱類道術,都嚴格限制。
這也是“仙凡一體”文明體系的對映。
但“神道”偏偏就是專攻神魂之力的道法大系。
神道修者,對於本身力量運用的限定,比其餘九系更加嚴格,並且有專門的洗滌道心、確保心志不疑的妙法。
“神道”第九品,境界名為“逆亂”,能夠輕微顛倒別人對本身的感知,更容易對本人具有好感和認同,尤其在長期的相處中達成觀念和性情的一致。
雖然實戰能力有所不足,但毫無疑問,用在恰當的地方,這是威力絕強的效果!
好在九品層次,“逆亂”的影響,在同一時間只能對一個人發動;且見效的時間也相對漫長。
“神道”的九品印,名為“輕重心流”。
對一人發動此術,可以令其人某些記憶悄然強化;而另外一些記憶無形中淡化,乃至遺忘。
七日限一次。
這也是神道“印”的特殊之處——
除了武道印最為鶴立雞群,是一種不限次數的“特性”外,其餘的九系的“印”的冷卻時限,通常都是一日限一次;唯有“神道印”是七日限一次。
神道“印”的效果強弱,取決於對手的“根性”。
“根性”,是類似於“先天資質”的概念,但不完全等同。
大致而言,資質越高之人,“根性”也愈高。
這也是為什麼魏興河說江承志“頗有志氣”的原因。
因為在場上同階弟子中,徐振雲極有可能是“根性”最高之人。
和先前“氣道”、“外道”的效果一目瞭然不同,這個“輕重心流”的效果達到什麼程度,並不直觀,哪怕當事人本身也說不明白。
唯有大神通者在旁,方能加以辨別驗證。
江承志看了趙首座一眼,意思就在這裡。
約十餘個呼吸,江承志“預熱”結束。
他合十胸前的雙掌緩緩張開,漸次上移,達到與雙目齊平的高度。雙掌之間,有若有若無的紫色光點,又像是極稀薄的霧氣,快速的震盪滾動。
“時機未到……”
徐振雲心中一動,略一思量,果斷開啟了“認真觀察”模式。
一望之下,卻微感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