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力一碰。
二人絲滑的向後彈開。
剎那間,兩人的拳頭彷彿瞬間充氣,漲大了二三倍不止;然後這個“漲大”異象沿著手臂向後滾動。
先前四人,正式嘗試實現“寸心”的攻擊,都會呈現類似異象,但這個變大的幅度在五成到一倍之間,遠沒有這麼誇張。
魏興河瞪圓雙眼,道:“可惜了。沒有帶一幅‘丹青圖’來。”
兩人一擊寸心,平分秋色;這可是一段佳話。
姬小花微微一笑,嘴角略微歪斜,懶洋洋的道:“做到就可以。圖卷什麼的,不重要。”
除了不起眼的江承志之外,其餘眾弟子都是眼前一亮。
武道是“大系”,幾乎所有道途的修道者,都對同境界的“武道雙印”有一定了解。
但武道修者,卻未必完全瞭解其餘道途的印名和特性。
現在的場景,清楚的說明兩人都實現了“寸心”。
一擊之後,徐振雲心中凜然,只感四肢百骸一陣火熱,好像肌肉瞬間升溫。
負擔出人意料的大!
透過一招的實戰交手,徐振雲立刻想通了許多道理,同時洞悉了向天問的謀算和底牌。
“矛盾”爭鋒,孰強孰弱,從來都是相對的。
在修道者達到前印“渾成”之後,一拳一腳都是揮灑自如,真空力和肉身完美融合,猶如百鍊金剛,呈不壞之相。
可以說普通戰鬥,體力消耗趕不上恢復,激戰一日一夜精神抖擻,輕而易舉。
但若是兩個領悟“寸心”的人對打,“兩點相爭”,那就是另一個故事。
爆發對爆發,集中對集中,反震之力強到不可思議,哪怕有“渾成”境界兜底,也是極大的負擔。
用不了多少招,筋骨血肉完全升溫變形,哪怕是真空力急速流轉也無法徹底修復,最終必然維持不住“渾成”狀態。
而失去了“渾成”為基,以人體筋骨血肉的錯綜複雜,“寸心”便是無源之水。
所以,兩個掌握了“寸心”的武修分勝負,不需要任何花裡胡哨的招式,只需要無限對轟,用不了多久,自然分出勝負。
先跌出“渾成”境界之人,便是敗者!
徐振雲和向天問的戰鬥,也是如此。
兩人馬步站穩原地對拳。拳力相交,幾乎只是輕輕一沾,便即撤去。
一眼看去幾乎和戲臺上的“假打”差不多;但兩人拳頭漲大、變形的異象愈來愈誇張,幾乎令人擔心其中哪一個突然血肉爆裂!
眨眼功夫,兩人已經對轟三十六拳。
徐振雲已經猜到。向天問之所以敢挑戰自己,說明他提前知道了雙雙掌握“寸心”之人交手的關鍵;並且對自己的身體有絕對的信心。
武道雙印,“渾成”也好,“寸心”也罷,掌握了就是掌握,沒掌握就是沒掌握。
一旦完美實現一次,便是一證永證,沒有什麼熟練度的說法。
這樣的戰鬥中能堅持多久,和悟性無關,全看本人基礎的身體素質是否強悍。
先天身素質愈佳,對於“寸心”對轟的反噬耐受力愈強。
陸書文看著打鬥的兩人,釋然一笑,喃喃道:“兩個怪物……”
未能“一擊寸心”的陰鬱心情,好轉了不少。
他發現了,哪怕自己做到了“一擊寸心”,以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同樣的“寸心”境界的對手對轟,也只能承受二十招出頭。
但是這兩人,已經對拳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