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說,就是一處“小界”。
這種區別,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強行表述,就是一種隔膜感帶來的“色調”上的差別。
可是現在,當徐振雲進入了“認真觀察”的模式之後,這個“小界”和真實世界的距離,似乎被拉近了不少!
到底是這個世界的秘密太多,還是“道心棋盤”的作用太複雜……
徐振雲搖了搖頭,突然想到了什麼,將揹負在背上的鐵棒取下來觀看。
很美觀的鐵棒。
十道雲紋,似乎暗合奇妙的旋律。
灌注九品圓滿層次的“真空力”發出存心一擊,這鐵棒卻完好無損。
可是徐振雲來不及感嘆和欣賞,一個念頭驀然冒出來,又令他化身蠟像,當場失神。
他想起了冉大洲所言“系物法”、“羈絆之器”的道理。
好像這裡也有問題!?
前世徐振雲也接觸過“本命飛劍”需要自幼蘊養、隨原主一同強化的概念;最終成長起來後,威力和品質要較後天之寶更強。
可這裡“自幼蘊養”之物,或許沒有經過太多的雕琢,但一定是天材地寶,非凡之靈物。
傳說之中,劍修為了尋求一枚上乘“劍種”,甘願付出偌大代價……
在心元本洲,只要與本人有緣的“凡物”,哪怕是凡鐵一類,經由法力長時間蘊養後,最終隨本人成長為“羈絆之器”,威力就會比普通寶物更強!
這合理嗎?
好像和“小界比大界更大”一樣,又是一個這個世界的獨特的特色?
徐振雲反覆提醒自己:
他雖有兩世經驗,但前身並沒有經歷過真正的“修真世界”,也許現實就是這樣,莫要被從前的志怪小說之言誤導了。
但是平心靜氣下來,按照這個世界的邏輯思考,徐振雲最終還是認為——
就是有問題!
如果這個修真世界,修道人和凡人用度皆同,用的是一樣的鐵,一樣的銅製造兵刃,那麼這種情形或許是合理的;但是這個世界明顯並不是這樣。
心元本洲之物產,有著明顯的“凡”與“非凡”的界限,無論是靈植還是靈材。
二者之間的價值高下,幾乎可以用判若雲泥來形容。
“凡物”自幼隨本身以法力蘊養,時間久長之後,威力會比用上乘奇珍靈材打造的寶物更強……而且沒有什麼化腐朽為神奇的秘法,只是感應有緣,隨身溫養而已。
嗯,可以去問姬小花……
但是千萬別像上次那樣,聽到問題後繼續用看白痴的眼神看著我,然後告訴我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徐振雲忽然感到心情有點煩躁。
時至今日,他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帶給他的“不確定感”漸漸增多;好像愈來愈陌生,令徐振雲莫名忐忑。
斬殺“費爾由”之後收穫的喜悅,也無故淡薄了三分。
“徐振雲,快出來。”
正思量間,一個清脆而熟悉的聲音衝入耳膜。
猛地抬頭一看,密界之中已然多出了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