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一方普通的靈天小界而已。正如你在室內之時所見,每一章畫卷,便是一個獨立的小界。”
徐振雲愣住好一會,才問道:“普通的靈天小界?這樣的小界,很普通,很常見?”
“普通”兩個字上,徐振雲加了重音!
姬小花看著徐振雲一臉不可思議的眼神,回之以“哪裡有問題”的神情,道:“這樣的靈天小界,普天之下十幾萬個總是有的……單單是收藏於大晉神宮,至少有二三千張靈天圖卷——這還不算三司六院和各方州郡及私人所有。”
徐振雲鍥而不捨的問道:“每一個‘靈天’的內部世界,都是這樣的規模——比整個心元本洲更大?方圓一千多萬里?”
姬小花道:“當然。”
然後忍不住反問道:“你這一驚一乍的,到底奇怪些什麼?有哪裡不對嗎?”
徐振雲徹底愣住,然後眉頭緊皺,腦海中無數念頭紛紜。
心中暗暗反省,是不是自己思維定勢了,亦或者是被三流小說誤導了?畢竟自己對於“修真”的認識,全部來源於小說;或許真實的修道世界,就是這樣的面貌呢?
但徐振雲還是覺得哪裡有些不對;並且越想越不對!
出於本能直覺的固執,他認為“一個大世界中的無數個小界,每一個都比真實世界更大”這件事,一點也不合理!
這時,牧雪晴說話了:
“靈天小界的層次比大界更低。其中地域雖廣,但是容納的力量上限卻更低。簡單比喻,如果有‘重量’的話,以整體輕重而論,每一個小界得重量遠不如心元本洲真實世界。不知道你徐振云為什麼執著於地域大小之念?”
牧雪晴先前說話沒有一次超過十個字;這是她第一次長篇大論。
柔和中帶三分剛性的“女中音”風格展露無疑,又很有抑揚頓挫的節奏感,音色也很好聽;但是內容徐振雲卻不敢苟同。
但姬小花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看來牧雪晴的修道知識瞭解很多呀……向天問也一樣,都比我強……”
“哪怕他們背景不凡,身邊有高階修道者,但在正式入道之前也會受到‘與世同塵’的限制,知識面不應該比自己寬太多才對?”
糾結之餘,徐振雲又一個念頭浮動而過。
這時,姬小花輕輕咳嗽一聲,道:“不能再耽擱了!四十九日之課,可不用來在這樣細枝末節的地方閒聊的!”
“修行從現在開始。接下來我將進行具體的指導。”
話音一落,他率先在青草上鋪就的錦屏中央坐下。
向天問、徐振雲、牧雪晴,三人呈一道弧線,坐在姬小花的對面。
徐振雲本以為向天問要讓牧雪晴坐在中間,以便於和自己一左一右的隔開,儘量拉遠距離。但是他這一回的“心理建設”果然後勁很足,好像絲毫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大喇喇的坐在徐振雲旁邊。
姬小花的嗓音也是陰柔派,聽起來很舒服:
“先來告訴你們,為什麼是四十九天。”
“入世之道和出世之道,在修行道路上共有九種差別,號稱‘出入九歧’。其中這九歧的‘第三歧’,名為‘頓漸歧’。”
“頓,自然是速成法的意思;而漸,不難理解是水磨功夫。”
“此‘頓漸歧’何解?說的是對於入世、出世兩種修道者而言,頓漸二法的輕重優先不同。對於出世之道的修行者而言,是以循序漸進的‘漸法’為優先。每一步磨上少則數十年,多則百年以上,實在不得圓滿,才以‘頓法’為替代,冒險一鼓作氣跨過去。”
“而入世修則不然,只要有可能,都無疑優先選擇‘頓法’。只有此法風險不能把握,才退而求其次用水磨功夫。以最終功行精純程度而論,對於同一個人,‘頓法’達到的效果,要比‘漸法’高半個級別!”
“譬如用‘頓法’能達到‘入微上’的層次,改用‘漸法’則只能達到‘入微下’。”
入微上和入微下,是消耗一枚大道玄晶和消耗兩枚大道玄晶的區別。
姬小花續道:“你們每個人的修行功法,乃是在‘入道第一講’之時,由沐副座親自為你們選定。具體法訣或許有所不同,然只要是屬‘頓法’之列,完成時間都是一致的,即為四十九天。”
“入世修行法,九品升八品,頓法四十九日,漸法三至七年可成,此乃定數。”
“歷年最出色的弟子,在升級八品、七品、六品、五品的前四步,都是力求使用‘頓法’;但是五品之後,就要量力而行,不可勉強。”
徐振雲凝神傾聽,豁然開朗。
那麼想來像沐秀心這樣的二十年升一品的猛人,就是一直到一品每一步都採用了“頓法”?
這四十九天的正式課程,非同小可,徐振雲本想專心致志聽講;但剛剛“小界更大”這件事,總是時不時的從腦子裡冒出來。
姬小花有意無意的看了徐振雲一眼,輕咳一聲道:“接下來,對你們每個人的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