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實令人不解,春秋之戰如火如荼,但入世道果卻從未現世過。”
“直至郢川先生點破迷津。”
“原來,出世、入世二大道果並非等同;入世道果的分量,遠在出世道果之上。春秋紀元的仙朝之戰,不足以令此道果出世;只有所有仙朝激烈交鋒,最終決出一位統一心元本洲的勝者,方能煉出入世道果。”
“自此以後,仙朝爭鋒陡然升級,變成存亡之爭,開啟了號稱第五紀元的‘國戰紀元’。”
徐振雲接話道:“那如此看來,入世道果至今尚未現世過了?”
原主對於仙道隱秘掌握不多,但是歷史知識還算豐富。當前時代,大涼、大晉、大楚三大仙朝爭鋒,其實就是自有“仙朝”這個概念以來,仙朝數量最少的時代。
定於一尊,還沒有實現過。
當然,縮減為三足鼎立,已經是國戰紀元至今不斷火併的結果。
梅水瓶道:“不錯。但是求得道果之法,畢竟由此明瞭。”
“自郢川先生立下‘心流’道傳之後,道術五大傳承,已然變得極為工整,豐盛圓滿。”
“除此之外,郢川先生還講究有教無類,點化眾生不以人道為限,法訣觸類旁通處,飛禽走獸具能從中獲得好處。”
“是以郢川先生在六位大德中號稱‘點化第一’。”
“贊曰:五道成大統,萬靈立真魂。”
徐振雲輕輕點頭,感知其中味道。
梅水瓶說的一切,他都只是當故事來聽;但明明沒有深想,心中卻覺得愜意。
過了一會,梅水瓶笑道:“居士,該當往第六殿去了。”
徐振雲回過神來,欣然頷首。
繞道殿後,自小門一步踏出,徐振雲忽然一怔。
第五殿和第六殿之間,依舊是不大的小園,中間有青石小道。但他左足踏出的一瞬,卻踏踏實實落在小道之上,甚至明顯感到石子的硌人。
入殿以來,第一次沒有“跳過”中間的銜接段。
走過短短的青石道路,進入到最後這座供奉潮音先生的殿宇。
一入殿中,徐振雲眼前一亮。
這第六殿似乎尺寸比前五殿略大一些,而且裡面明淨異常,沒有前五殿塵土飄浮不定的感覺,地上鋪著的是墨色石磚,尺許大小。明明顏色暗黑,卻令人心中莫名生出其彷彿如鏡、映照萬物的錯覺。
然而抬頭一看,徐振雲猛地瞳孔放大,虎軀一震,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身軀立刻石化,彷彿被閃電擊中。
塑像是一個白衣女子。
頭戴九葉蓮花冠,一身純白紗袍,不過並非透亮的“雪白”,而是一種更渾厚的粹白色。
其面容骨相以剛健為主,卻又不顯稜角。沒有類似的模板形容,大約是一種比“女仙”更沖淡、大氣、縹緲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