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邊,剛剛發現目標的趙青遙正施展輕功趕來之際,忽見其中一人拔劍相向,一道平正中和的劍氣遞來,不由得劍心大動,一想這是入中原武林以來第一次有人率先拔劍挑戰,頓時喜上眉梢,只道是對方以劍相邀,便舉起手中長劍遙遙行了一個蜀山獨有的劍禮,卻並不橫劍阻攔,而是劍尖稍挑,順著那道劍氣浮雲出岫般看似無意地行著劍勢,便將楊暾貫通內力的一劍接化而去,而在這整個過程中,趙青遙面上喜色更甚,這楊氏劍譜凝練出來的其間劍意,令得這位痴於劍道的蜀山大弟子步下生風,還未待楊暾思慮好退路時已然近到身前,豎提劍柄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道:
“在下魯莽,還請楊先生再賜一劍!”
“……”
“……啊?”
本來已如臨大敵點足掠至的楊暾,聽到這話手中先前穩執的鹿鍾竟是傻愣愣地向下歪了一下,而他本人更是一臉的不可置信,本來從鬍渣中都能滲出來的殺氣現在反而平添幾分滑稽。趙青遙似乎也發覺自己的話語有些突兀,連忙解釋道:
“是這樣,在下是仙門蜀山弟子趙青遙,平素最是喜劍,剛剛楊先生那一道劍氣中,其間所蘊劍意之正堪為劍道典範,泰然若一,不矜不伐,饒是我門藏經閣中亦少見有如此大哲理的劍法,甚至剛剛在下接先生那道劍氣時,還從中窺見一二類似本門‘上善若水’大境界之意,只是先生似乎力有未逮,這楊氏劍譜還未至如同老盟主般圓滿……不過如今亦是足夠,還望先生能不吝賜教,以劍為在下解困。”
楊暾聞言,這才回過神來,緩緩將手中鹿鍾垂下,憑著自己闖蕩江湖數十年的經驗,略一盤算便識出眼前人的身份,忙道:
“敢問足下……可是蜀山當代掌門“跫音劍”李辟易李老神仙的唯一真傳?”
這次便輪到是趙青遙發愣了,自己神隱山門一心求道十數年,別說是師承,就算是自己的名號都幾乎是無人知曉,面前這位絡腮大漢能如此輕易便能說出自己師父的名號,不由得讓這位單純若赤子的蜀山大弟子有些懷疑對方與自家師門的關係。
“呃,確,確實如此,那既,既然楊先生認識家師,還請看在他老人家的,呃,面,面子上,呃……”
玉雕似的人兒紅起臉來便有些透亮晶瑩的可愛,仙氣蒸騰後便是墮入凡間的反差美感,由清泠的高高在上到可以褻玩的神態,這無疑是最為誘人的變化之一。
初嘗以權勢地位壓人的趙青遙在這方面顯然與他除劍道以外的其他方面一樣,是個天生的白痴,磕絆生硬猶如蒙童強讀佛門《楞伽經》一般,到了最後甚至結巴到連話都說不完全,只能悄悄低下快滴血的臉龐,就連手中山崩於前不動分毫的長劍都開始輕微顫抖了起來,可憐的讓人想欺負一番。然而楊暾顯然沒有這方面的想法,而是更握緊鹿鍾,又丟擲了一個問題:
“不知蜀山劍門的十二建言劍……趙先生手下已得多少?”
此時論及劍道,趙青遙便立刻來了精神,然而正欲與楊暾大論一番劍道時,突然發覺其間有些不對勁:十二建言劍是蜀山掌門一脈單傳的鎮派級功法,其劍理傳自先秦道家著作《道德經》中對道德永珍描述的大哲理,後經蜀山初代掌門改編後成為一套體系恢弘龐大的劍法,劍起劍落風動雲擾,席捲寰宇無可匹敵鋒芒,其威勢至盛時甚至有傳言說這位蜀山開山掌門正是憑此劍法一舉成劍仙,最終成功飛昇仙界晉升仙人。
然而實際上,與其說這是一套劍法,其實卻更像十二把真正存在的劍,因為無論是蜀山哪代掌門,其中真正練成十二建言劍的人都確信的確存在十二把從第一代起便傳承下來的絕世劍器,然而直至今日,蜀山弟子所見所知的蜀山掌門佩劍都只有一把,而且代代並不相同,其間並無傳承。
另一方面,十二建言劍與其他蜀山劍法不同,並沒有與之相配的劍心傳承,若說是功法,無疑缺失了最為核心的一部分。因此這門傳承千年的仙門劍法,因著更偏似哲思典籍而非功法劍譜的原因,成了即使是歷代掌門也鮮有修成的極考驗天賦根骨的一門功夫。
幸運的是,此代蜀山掌門李辟易成為了這為數不多的幸運兒之一,甚至他的真傳趙青遙也憑著絕佳習劍根骨與一顆與生俱來的澄明劍心,也在短短二三十年內成功掌握全部的十二建言劍,若是沒有山上道門一支裡那位天賦近乎妖孽的大師姐,趙青遙無疑便是蜀山近百代以來最有希望羽化飛昇的真傳弟子了。
但以上的一切,全都是蜀山門核心心機密,甚至十二建言劍本身的存在,便是隻有內門弟子級別以上才能獲知的秘密。此時面對一箇中原武林的糙大漢,竟能從他口中聽到這名字,饒是趙青遙這樣的劍痴,也是一皺眉頭,瞳孔微凝,有些遲疑地緩緩答道:
“在下不才……門中十二建言劍,已盡入囊中。卻不知楊先生是如何——”
話音未落,楊暾已然點塵而至,掠身飛劍前來,只見剎那間劍芒大動,鹿鍾劍上劍氣如虹,暴射如瀑,一往無前直奔而去!
趙青遙見狀,心中先是一驚,隨後又不免心喜,嘴角含笑,手中長劍緊握,正欲抬起以御時,忽然發覺楊暾的劍鋒所指似乎並非是向自己所揮,而是稍稍偏左,刺向身後那一叢林影間去,不由心意稍動,那顆天生對戰鬥敏感的澄明劍心一經運轉,頓時便發覺有一股煞氣在身後蓄勢待發,瞬間心起而手落,向著相同之處亦是斬出一道劍氣,一時間楊暾中正無貳的鹿鍾劍氣與趙青遙縹緲飛仙的不知名劍氣交錯,將那本就稀疏的草木花叢削去大半,充盈自然奇趣的錯落葉石也被瞬間絞成毫無生氣的飛灰,四散飄揚,將那道本該已現身的佝僂臃腫的老者身影又重新遮擋一二,反而令得他身上剛剛暴湧以抵擋劍氣的通體真氣,除了兇猛無儔外,又多添一分隱匿於暗處的神秘!
“奇了!你是如何發現老夫的?”
老者的聲音很平淡,只有一絲疑惑的感覺摻雜其中,完全沒有如同先前薛蟠的陰鶩狠毒,只像是一個普通的務農老叟在問髮妻晚飯吃什麼般平常,但聲音之渾厚有力,無疑表明著他內力的深不可測。楊暾橫劍眉前,即使是先前面對薛蟠劉流兒兩人時他都未曾如此警惕,佯裝平靜地呵呵笑了一聲,握緊鹿鍾答道:
“承蒙老先生髮問,晚輩不才,只通些許劍道,若是沒有先前那一絲凜冽劍氣,憑前輩隱匿身形的功夫,晚輩怕是到死都怎麼回事。”
“哦?那一絲劍氣難道不是這蜀山小子攜來的麼?”
蒼老聲音中的好奇意味又濃了幾分。
“老先生說笑了……十二建言劍,這等蜀山機密恐怕整個中原武林都只有小子我略知一二,如此級別的鎮派功法,若是有人能將這十二劍全部收入手中,那自然是一位劍意圓融,念頭通達的劍道宗師,而如此人物……”
“又怎可能洩漏哪怕半分劍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