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甕中捉鱉(下)
大軍進逼,撫琴和唱戲的人一溜煙跑了,把那瑤琴都給踢翻了。
看著敵將如此狼狽,張宗昌更覺得意。
一直等他進了聚義廳,坐上了頭把交椅,傳說中的埋伏也沒有出現。
這說明什麼?
說明本大將軍用兵如神,料事如神啊!
區區空城計,豈能瞞得過我的法眼?
副將也覺得很奇怪,不是說韓世忠是個人物嘛,怎麼連打一仗的勇氣都沒有呢?
難道真的是懼怕天軍降臨,早早地逃亡了?
可眼前的情況,真的是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不對,人都跑哪去了?
那些兵將可能會逃亡,因為他們參與了“暴亂”,懼怕朝廷收拾他們。但那些招募來的百姓,總不至於都跑光了吧?
“沒跑,沒跑。”一個笑得跟青樓裡的大茶壺一樣的猥瑣漢子出現了。
那滿臉的油膩,一臉的媚笑,謙卑的神情,一見面就讓張宗昌頓生親切之感。這種人,他見的多了去了!
“退後!”副將大喝一聲,抽出佩刀,忠實地履行了一個保鏢的職責。
“我沒有惡意啊!”那人高舉雙手,“小的前來,是要通風報信的呀!”
張宗昌還是很親民的,擺擺手阻止副將嚇唬老百姓的做法:“我們已經順利地攻進梁山,又有什麼需要你報信的呢?”
那人一臉義正辭嚴:“韓世忠這個狗賊,膽敢對抗朝廷死不足惜!可小的還有家小,不願意和他一起死。
今天斗膽來見大將軍,只為了給自己謀個進身之階,求大將軍成全啊!”
最高明的馬屁,是潤物細無聲的馬屁。
這個大茶壺的種種表現,無一不讓張宗昌失去了戒心,更何況,還有那個進身的臺階,所謂的宋江的寶藏。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喜歡藏寶。尤其是那些名噪一時的大賊,一定會留下一批寶藏供後人挖掘。
自從宋江被招安之後,一直在民間就有個傳說。說梁山好漢們藏了一大批的金銀財寶,只要局勢有變,他們就可以重新豎起義旗捲土重來。
這事兒原本沒幾個人相信,因為梁山好漢們不是那種好攢錢的人。但隨著趙大錘重新入駐梁山,這個傳聞又甚囂塵上了。
道理很簡單,沒有那些寶藏,梁山拿什麼養活那麼多的流民,拿什麼讓他們頓頓大魚大肉?
張宗昌就是寶藏論,堅定不移的支持者。
可這麼隱秘的事兒,一個大茶壺夠資格知道嗎?
大茶壺笑了:“我能帶你們找到韓世忠和屠夫、阮小七他們,只要找到他們,還怕找不到寶藏嗎?”
張宗昌大驚:“他們居然沒跑?”
好傢伙,要不是有這個人報信,說不定還真被人家鑽了空子,給自己抽冷子來一記狠的,那樂子可就大了!
不過也好,只有找到他們,消滅他們,才能證明咱張大將軍的本事,將來堂兄上報朝廷時才好請功。
韓世忠的人頭,可比幾個流民的人頭值錢多了啊!
“點起兵馬,隨這位義士直搗黃龍!”張宗昌意氣風發,當即命令道。
副將雖然有些疑慮,但一路上走來,確實也沒發現什麼問題。
實在要說有問題,那也只能說是戰績有點太大了。走不多遠,就能發現一處流民的隱身之處。
這裡,是賊人的聚居點。
好,派幾十人彈壓,收繳。
那裡,是他們的軍械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