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安所想到的網路,就是星際歷早期人類所建立的星際“緊急”聯絡通訊網路,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半分緊急的意思,它就是人類通用的星際聯絡通訊網路。
雖然由於宇宙的廣闊,那個時候的網路時延在今天的人類看來簡直可怕。
比如,地球到火星的最短網路時延在十分鐘左右,地球到木衛二的最短時延在兩個小時以上,如果火星和木衛二在公轉軌道上分居太陽兩側,那麼這兩個星球間的時延更是現在的人無法想象的,或許他們打個招呼就需要半天時間。
所以,後來才有了星際量子聯合同步通訊網路,人類世界在太陽系內才基本實現了實時聯絡。而那個最初的通訊網路,則退化成為緊急聯絡用的網路。
所謂緊急,其實就是備用的意思,沒事兒不要輕易動用的意思。
甚至陸安當時在課堂上聽說這個的時候,就連第三軍校的老師也只是一筆帶過,陸安也只是一念而過。
對於戰場上的軍艦來說,什麼情況下才會動用這種緊急聯絡用的網路?那個時候,這種網路所起到的作用基本上聊勝於無而已。
陸安如今在這顆荒涼的265號小行星上,在9786號基地的監測哨想起了這段記憶後,不由得慶幸自己的睡眠質量太差,在課堂上完全無法進入昏昏沉沉的犯困模式,否則像大多數同學那樣渾渾噩噩,怎麼能聽到老師這樣一筆帶過的知識呢?
當然,陸安是絕不會在這種時候想起來,自己其實是窮得只能奔著獎學金而去的。
使用了排除法過後,其實陸安心中已經基本肯定,這個二十多公里大小的小行星上,必然是有著網路裝置的,而且能夠接入星際緊急聯絡通訊網路,用以向飛抵這顆星球的飛船提供導航定位服務。
這個裝置既然不在監測哨中,那麼必然就在主基地中。
於是第二天歇息了一整天后,僅僅隔了一天之後,陸安便又穿上了太空服,徒步十幾公里往主基地而去。不是他不想第二天就立即過去,而是在這種重力近乎於無的小行星上,穿著太空服徒步行走,對於每個人的體力都是一個嚴重考驗,連續兩天都這樣對陸安來說真是心有餘力而力不足。
那是陸安第四次從監測哨去往主基地。
而令陸安欣喜若狂的是,那裡果然是有著他預想中的網路裝置的。
那是一個艙式智腦終端,這種艙式智腦終端早在兩百年前就被淘汰了,沒想到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行星上竟然能見到,陸安當時可是新奇地圍著轉了好幾圈呢。
不過,想想月球新兵訓練基地裡的公共網路室裡,都還有一百年前的頭盔式智腦,那麼這種更加原始落後的地方有著艙式智腦,就更加不會令人驚奇了。
怪不得以前的太空艦隊會被人譏笑為太空歷史博物館呢!甚至就在五十多年前,那時候的人類還處於三百年和平時光的餘韻中,那個時候的人們還無法想想太空時代的戰爭有何存在的必要性。
所以,那個時候的太空艦隊簡直如同拼湊的雜牌警備隊一樣,據說就在五十多年前,太空艦隊中中還有星際歷前的軍艦呢!
那種被人叫做“阿姆斯特朗迴旋加速噴氣式阿姆斯特朗炮”的奇怪軍艦,在當時被從太空艦隊中清理出去時,還被當做告別人類童年的儀式一樣,當時最有名的文豪還寫一篇轟動一時的“別了!童年的禮物,阿姆斯特朗迴旋加速噴氣式阿姆斯特朗炮!”
阿姆斯特朗迴旋加速噴氣式阿姆斯特朗炮,據說是用史前的太空運輸工具火箭改裝的,擁有著十倍直徑的圓柱型艦體,本來是化學燃料推進劑的引擎被改裝成為球形的等離子噴流引擎後,就被起了這麼個名字。
四百年多前,那位叫做坂田英秋的十一區設計師,報出了這麼個名字後,據說還獲得很多人的一致贊同,他們的評價非常一致,“像,真是太像了,就該叫這麼個名字!”
如今的人們早已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缺陷多多的臨時設計會被叫做這麼一個名字,如此拗口、冗長且拗口,而且會獲得當時那麼多人的一致贊同。
所有猜測的說法中,大家比較公認的,是為了紀念那位史上第一位登月的英雄,這也是那位文豪在“別了!童年的禮物,阿姆斯特朗迴旋加速噴氣式阿姆斯特朗炮!”中提到的說法,他認為這是人類具有開拓心、好奇心、征服雄心的童年時代的象徵。
當然,現在全世界的人類都還不知道,那位登月英雄的歷史遺蹟,已經被某人戳成了一個大窟窿了。
他們更不知道,這種怪異的命名確實是人類童年的禮物,畢竟只有童年才會有如此肆無忌憚而又一本正經的惡作劇。
不過,阿姆斯特朗迴旋加速噴氣式阿姆斯特朗炮在五十年前才退役,只能說明了當時軍隊這個團體的保守、陳舊、固執。如果不是戰爭的來臨,這個陳腐的團體,說不定還在邁著蹣跚沉重的步伐跟在人類後面前進呢。
所以,陸安絲毫不驚奇,這個9786號基地為何會有這種兩百多年前的艙式智腦,他只是對這種上個世紀的上個世紀的東西,感覺新鮮好奇。
等到他要進去的時候,他甚至有些為難,這種艙式智腦怎麼看上去有些像父親躺著的那種水晶冷凍艙呢?這真的就好像是個棺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