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令;
章一帶五千精兵隨我留守大營。
章二、章三各令五千人馬出擊,兩翼包抄、打擊開始撤退的北營敵軍。
章四、章五、章六,各領兵兩千,負責監視、狙擊,其他三面營地可能的支援部隊。”
章邯命令一下,眾義子站成一排,紛紛應:“諾!”
德里聯軍北大營。
蘇丹顧特卜丁·艾伯克的臉色相當難看。
剛才接到從德里城送出來失守的情報後,這位一向處變不驚的蘇丹陛下直接破防。
在連續伸腿踹翻了四五張椅子,抓過來砸碎人眼可見的所有精美茶杯、瓷器後,頹然坐在雕花大椅上。
他沒有道理不生氣。
只因德里城失守的訊息太嚴重了,不單是丟失一座城市那麼簡單,而是已經徹底威脅到他的整個戰略佈局。間接,把他自己治下的整個王朝,推向了危險的邊緣。
其實發洩完,在冷靜下來後,顧特卜丁·艾伯克第一時間想到的並不是,回頭猛攻丟失不久的德里城。
畢竟他比任何人都瞭解,自己命人幾十年逐漸修築的都城,其易守難攻程度。
那是到了只要有足夠的守軍,就算百萬大軍圍城,也只能望洋興嘆的地步。
所以,他也十分清楚一件事。
蒙古人只要不是兵力太少,只要穩紮穩打,他們就算回師,短時間再次奪回首都德里的希望也十分渺茫。
此時,他們最理性的作法是;徹底放棄收復德里城,帶著大軍嫡系退守到恆河下游的坎普爾,其後再做下一步打算。
不過,蘇丹陛下終究還是有些不甘心,導致理智沒有照進現實。
抱著那麼一絲渺茫的,收復德里城希望的顧特卜丁·艾伯克蘇丹,打算嘗試一下,萬一成功了呢?
收復得裡,不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他就可以,繼續實行之前的軍事戰略,換回在軍事大戰略上的主動。
常言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顧特卜丁·艾伯克很快就嚐到心存僥倖帶來的苦果。
事情是這樣的,當他帶著麾下八萬嫡系軍隊出大營不久,他的軍隊兩側,很快就出現了密密麻麻的鐵蹄聲。
對蒙古人會出來狙擊遲滯他們的行動,軍事半生的蘇丹顧特卜丁·艾伯克並不感到意外。
他真正感到驚奇意外的是,這些蒙古人的情報系統居然會如此靈敏,他們這才出了大營多久?對方就追上來了?
“立刻放慢行軍速度,大軍立刻結陣,緩緩後退坎普爾城,以免被蒙古騎兵所趁。”
稍微恢復冷靜的顧特卜丁·艾伯克蘇丹,緩緩勒住了馬韁。
他看著兩側遮天蔽日騰起的塵煙,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
託著下巴略微思索下,便揮手下了這道命令。
顧特卜丁·艾伯克說實話,此時已經有些後悔了。他剛開始就應該率領大軍直接退往東方坎普爾,不做心存幻想的舉動。
現在好了!白白讓大軍走了十幾裡彎路,浪費了大量時間不算,還陷入戰術上的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