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節、盂蘭盆節、鬼節。
是陰陽兩界交匯最為緊密的一天,同樣也是‘百鬼夜行’的一天。魑魅魍魎在這一天齊聚人間。
詳細說起來,七月十五其實是一個很巧妙的節日。無論是佛教、道教在這一天確定了一個節日,盂蘭盆節、中元節。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執行之道,陰陽消長迴圈之理。
“七”也帶著神秘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七星高照)、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nbana的音譯,原意為“救倒懸”,即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今天也將會是鬼魂、妖怪們自我救贖的節日。
東瀛的鉅變,陰陽兩界的失衡,八岐大蛇的再臨人間,世界意志的復甦。可以說,整個東瀛亂成一鍋粥也是可以的。
就算是普通人的生活也由於靈氣復甦的原因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更多鬼怪妖物的誕生,更多掌握靈力人類的覺醒,還有陰界連番戰爭引起現界的異象奇觀。
越來越多的人、妖、魔、鬼、怪被捲入這一場可以改變整個小千世界格局的大混亂之中,而導火索就是八岐大蛇再臨人間,八岐大時代來臨。
而今天,作為八岐大時代最為重要的拐點,將直接改變未來無盡歲月的格局,也將直接影響到八岐大蛇至高無上的力量與地位。
八岐大時代之後,短短時間內,八岐大蛇的信眾教徒達到了一個新高度,這也能夠看出對於強者,萬物發自內心的畏懼和嚮往。
百鬼夜行作為東瀛魑魅魍魎齊聚的最大盛典,也標誌著盛典過後新的百鬼排序,新的地位,還有靈氣復甦後新的世界眷顧。
木魅、大天狗、幽谷響、山童、垢嘗、橋姬、鳴屋、海座頭..........
良善的、邪惡的、美貌的、醜陋的、吉祥的、不吉利的.............
百鬼夜行,好一個百鬼夜行!
“諸君,可願在我的治理下共同繁榮?”
長袖揮舞間,是娟媚的邪神立於王座之上,其上無人,其下眾生。黑紫色的龐大蛇形黑影就倒映在秋水天際,天地間的風光好似此刻被他一人獨佔。
“打著百鬼夜行的旗號,給你一個來一場成王的盛典,打得一手好算盤啊,邪神大人!”
“畢竟我也是第一次做妖王,不像你這個大江山之主當了幾千年的妖王,難免需要壯壯聲勢不是,是吧,酒呑童子。”
一時間吃了敗仗,被八岐大蛇這個邪神玩的團團轉的鬼王酒吞童子再一次出現在八岐大蛇的面前。
百鬼夜行還在繼續,魑魅魍魎遊蕩在這方世界,氣氛直下冰點,劍拔弩張!
八岐大蛇的人形身軀變現出來的中性的美,邪魅的笑容永遠掛在他的臉上,袖中總是有小蛇盤踞,腰肢亦如蛇,黑紫色的長髮半散著,風度自在。
反觀鬼王酒吞童子往日的敗仗彷彿就在昨日,失敗者的狼狽和頹廢沒有一絲掩蓋,鋒芒的銳氣更是半點不覺。這樣的酒吞童子別說是振奮在場妖怪們的雄心,就算是剛剛被八岐大蛇從他的監牢之中釋放,也就不過如此吧。
“酒吞童子,這樣的你,為什麼還有勇氣來到這裡直面神的威嚴呢?鬼王的臉面已經不是你所在乎的了嗎?這樣的你,我是該欣慰,還是該同情呢?”
八岐大蛇牢牢掌握著邪神的威儀,一舉一動盡顯無比的自信。
“八岐大蛇,你不會天真的以為,鬼王的臉面是靠著禮儀、樣貌、穿著來維繫的吧,你不是一直都宣揚著,力量才是一切之本嗎?是你忘本還是我忘本了?”
酒吞童子一步未動,但是這一份敢於直面邪神的勇氣是在場無數鬼物所不可能具有的。
“為了慶祝我們的邪神大人登上鬼王的寶座,我來獻一禮。”
一旁的冷眼、尊重異或是嘲諷,目光變化中,百鬼心思又是再不相同,事情變得有趣了。
酒吞童子在東瀛千年時間,有過巔峰,有過低谷,就算是與天鬥,與神鬥,都不曾低過頭,那麼現在,他是低頭了?
“八岐大蛇,既然你要當鬼王,那邪神的頭銜,我又如何拿不得?”
狂傲的笑聲,酒吞童子仰天長嘯,他還是那個最初的樣子,那個對誰都不會低頭的鬼王。
“你在找死?我成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