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資源其實一直都很匱乏的。
遊牧民族的特性導致了這些,加上過高的死亡率,又讓他們的工藝技術很是落後。
某部影視劇中,張騫出使的時候在月氏得到了一些黑色的小鐵粒,然後帶回漢朝之後,改變了漢朝的冶鐵技術,從而開啟了漢朝的鐵製時代。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這些都是扯淡的。
真實的歷史是,漢朝早在文景之治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鐵製兵器的好處。
於是開始了對這方面的研究。
經過兩位帝王的開發積累,到了漢武帝的時候,終於迎來了技術方面的大爆發。
也就是說,華夏人是歷史上第一個將鐵這種材料發揮到極致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大規模運用在軍事上面的國家。
同時,這一時期的漢朝,也代表了世界冶鐵一哥的地位。
二哥三哥什麼的此刻加起來,也不是漢朝這個一哥的一根手指頭的對手。
而歷史上第二個冶鐵技術的大爆發,則來自於唐朝。
南北朝時期原產自波斯地區的鑌鐵開始流傳入華夏,直到唐朝時期,這才完全掌握了鑌鐵的冶煉技術。
鑌鐵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大馬士革鋼。
如果還不夠清晰的話,那麼唐朝的陌刀,就是用這種材料打造的。
現在的漢朝沒有這種材料,技術也遠遠達不到,所以王不餓在打造斬馬刀的時候,才會被迫的選用刀背加厚這個辦法來增強刀的強度。
別的不說,現在匈奴人所面對的漢軍,在兵器方面基本上已經全部完成了鐵製化。
唯一還在用銅的兵器,是箭頭。
而匈奴人呢?
六成以上的人都還在用青銅刀,三成半的人還在用木棍或者骨制兵器。
只有半成不到的人,用的是鐵製兵器。
但也因為冶煉技術的問題,兵器的質量很是堪憂。
跟青銅兵器對戰,他們自然是佔據一些優勢的,但是跟漢軍的鐵製兵器對戰,就佔不到一點便宜了。
先前的戰鬥中,不少匈奴人的兵器都已經出現了損壞。
不是直接斷成兩截的,就是一個對砍,自己的刀上直接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豁口。
裝備方面的全面碾壓,也讓先前的交戰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局面。
而現在,冒頓單于又看到了更讓他覺得恐怖的東西。
這個時候冒頓單于甚至在想一個問題。
如果先前認為正在交戰的那些漢軍是重騎兵的話,那麼現在投入戰場的這三千人,又是什麼?
他們身上的鎧甲從上到下都將自己包裹了起來。
就連頭盔下面也都連線著一些甲片,直接披在肩膀上。
也就是說,現在就是拿著彎刀去砍他們的脖子,都沒辦法對他們造成直接的傷害,
嘴巴面前是一道網,鐵網。
縫隙並不大,甚至連箭矢也射不進去?
也就眼睛面前的網細一些。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也就罷了,他們連戰馬都披著鎧甲。
而整個戰馬唯一能被攻擊的地方,也就只有四隻馬腿的下半部分?
但是,你讓騎兵去砍馬腿?
還是距離地面僅僅只有大約四十厘米左右的位置?
就算是步兵,這會兒估計也沒太多的精力去砍馬腿。
你以為騎兵是做在戰馬上不會動的還是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