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這田間地頭的事!往往這種小事情,一點點積攢下來,就會形成大的結症!
特別是地方上的。
地方上,一個地方他的鄰居是相對固定的。這就導致了,如果說兩家結怨的話,很大程度上就會導致兩家老死不相往來。
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特別是古代!
很多地方上的矛盾,宗族對立,最開始的時候,都不過是因為一些小的原因,然後導致兩家交惡!到後來就會變的相互之間使絆子,彼此拖後腿。
到後來,甚至會演變成兩個家族之間的對抗。
如果這樣還罷了。當事人老去,事情也就放下了。
但是,習慣性的對立,就會把這種仇恨根植在血脈之中。就不是人事事消就能解決的了。
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先不說家務事難不難斷,這種鄰里之間雞毛蒜皮的小事,一樣不好解決。
“堂下孫三郎,王二郎!你們所說,我已知曉。如今,本府已拍衙役請鄉老過來見證。不知二位可有意義?”
“大堂上面跪著的兩個人這個時候那裡還有異義?心裡面可以說是一萬個後悔!他們也沒想到,自己家田間地頭的事,竟然有這麼多人圍觀。”
這就是見識短淺了!一般情況下,衙門的判決為了表示公正,都會請人做見證,和不禁百姓圍觀的。
特別是涉及人命官司的案子!
所以影視劇中,才會經常出現衙門口圍了一群人看著縣太爺審案的場面!
這就是親民官和堂官最大的不同。親民官,重在親民!堂官,就少了一分地氣。
“小人無異議!”
“王二你呢?”
“小人也無異義,全憑大人做主!”
“既如此,孫三,王二聽判!”
陳文昭也不多言,直接念出了他的判定!
“孫三,王二,因地畝糾紛一事,對簿公堂。孫三地處於上,王二地處於下!上下之間形勢異也!涉案麥子,共計四十有三株!如今本府宣判!”
“小人聽判!”
王二和孫三兩個人哪裡還敢多言?這時候,也只有跪倒在地聽著審判的份了。
“此中麥苗,共四十有三株,王二張三,爾等可有異義?”
“小人無異議!”
按市價來算,四十三株麥穗,折錢四十三文,不知二位可有異義?
聽見陳文昭的話,兩個人心中屬實有些驚喜!
他們了沒賣過這麼高的價格。先不說四十三穗麥子有多少,要知道,就算是精米,四十三文也能買上一斗了。而這沒脫粒的麥子,連麥粒都不是,更別提麵粉了。能值五文都是多的。可是,大人竟然說這麼點地方竟然是值四十三文!這如何不讓雙方大喜過望!
不止一人,在心中腹誹,這個大人,怕不是糊塗蟲吧……
孫三王二哪裡不歡喜?
嘴裡面連聲說著:“無異議!無異議!大人英明。”
“那好,既然無異議,本大人就繼續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