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先生,盧員外,這裡就是東平府了。或許繁華稍遜大名府,但是,人傑地靈,更勝一籌!”
陳福生一指前方,如同東道主一樣,給許貫忠和盧俊義兩個人介紹東平府。
他確實有資格這麼說!不為別的,他的父親是東平知府。僅此一條,他就是東平府最靚的崽!
“末將見過公子!”
遠方有十餘人馬,一路躲避著行人走了過來!
到了進前,為首的滾鞍下馬,給陳福生見禮!這人不是董平,又是誰呢?
不要以為說聽說了董平他的外號叫做董一撞就認為他是一個不曉事十分莽撞的人。
實際上並非如此!
能在官場上,混成了一府兵馬都監這個最高的軍事長官。沒點本事,沒點官場的水平,是坐不穩的。
他董平有這麼一個響亮的外號,焉知不是董平他自己,想要把這個外號給傳出去呢?
要知道如今的這個社會大環境之下。文官對武官是各種各樣的,看不上眼。而董平她在平日裡的時候,有不少的工作,其實是需要和州府衙門裡面的文官們進行打交道的。
比如說一些錢糧的支出。還有一些賬務上面的核對。以及軍事行動上面的一些報批。
還有功勞賞賜的發放。
這種打交道上面的事情,其實都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董平他作為一支軍隊的長官,如果說他不能給自己的屬下,給自己手下的那些大頭兵們,爭取到大頭兵們應有的福利的話。
那麼董平他的手下也會選擇用腳投票,把自己的主官給踢出去。沒本事的主官,被人看不起,在軍營中會顯得更為的直接!
而董平為了和大頭巾們打交道,傳出去一個莽撞的名氣,就十分的有必要了。
董平莽撞,所以,他做事情就不會過多的考慮後果。而如果說在一些事情當中,他們兩個人之間起了一些衝突的話,那麼董平他作為一個莽撞的人,合情合理的就會把那個負責的官員給揍一頓。
而這樣的衝突。
董平他又不會被別人以為他是一個小肚雞腸,喜歡公報私仇的人。
因為董平他本身就是一個武夫。然後他為人的性格又十分莽撞。所以說他接下來的一些舉動就會十分順理成章的發生!
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再遇見相關於董平。或者說相關與董平。手下的事情的時候,府衙裡面的大頭巾官員他們並不會刻意的去為難董平。
沒人想要捱揍!
而這,對於董平就夠了!上官有本事,能要來錢糧,不被剋扣,下面的人自然擁護。
這就是董平的心思了。
而董平之所以這麼親近陳福生,甚至於有些卑躬屈膝,並不是因為,陳福生他是知府的公子。
區區一個走丟的公子,如何會被董平看在眼裡!
再怎麼不濟,董平也是一個朝廷官員。地方上可以說是一方大吏了。這也就是大宋!換成是殘唐五代,這就是一個妥妥的藩鎮大佬。
這樣的人物,會因為陳福生是自己上官失散的兒子,就丟了自己的體面,過來奉迎嗎?
並不會的!
董平之所以如此!一來是當初的雷法,在他的心裡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就是,幾月前陽穀縣一聚,他見到的,聽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