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運司,剛剛建立,還沒有多久。至於人數,十人左右吧。你們並沒有確定是否加入,所以,具體的詳情,我也不好和你們細說。不過,有一個人你們應該認識。”
“何人?”
“江湖人稱及時雨的,宋江宋公明!”
“什麼,公明哥哥?”
“公明賢弟?”
聽聞陳福生這麼一說,原本緊繃的氛圍,一下子鬆緩了下來。
華國很多時候就是這麼奇妙。有一箇中間人,很多事情就變得簡單了。
“道長識得公明哥哥,為何不早點說,何必搞成現在這個樣子……”
吳用笑著看向了陳福生,口中有些埋怨。
晁蓋也說:“我和公明賢弟,可以說是過了命的交情。既然公明賢弟在道長的手下,我這裡還有什麼好說的?有事情道長說話就是了。”
林沖雖然不認識宋江,但是平日裡也有所耳聞。聽聞宋江也在,心裡面對於這件事的可行性,又多了一點。
劉唐原本就要走了,但是聽聞宋江也在,心裡面求去的念頭淡了一點。最起碼有了想要聽一聽,看一看陳福生到底對於這鎮運司有什麼打算的想法。
強壓很多時候會引起反彈,而人情,在大宋可以無往不利。
樁樁件件是修行,今天陳福生心裡面,對於道的體悟,又多了一些。
“之前的時候,你們也沒問,我自然說不出口……”這時候反倒是陳福生開始埋怨起了他們眾人。
梁山上的人看著陳福生的便是也不以為意。
反倒是讓阮家兄弟站了出來開始給陳福生賠禮道歉!
真心實意的那種。
對於阮家兄弟的道歉,陳福生自然是全盤接收了。
其實他對於梁山的眾人,並沒有喊打喊殺的意思。在她看來,如今梁山的人,或許飯桶多一點。但是最起碼是可用的。
阮家兄弟也算是專項人才,林沖,也有一手練兵的本事。
劉唐可以做步將,朱貴可以當老闆,吳用可以做一個參謀。
而晁蓋,適合做一個部門臨時的方面性的主管。
一把手不用說,自然是他陳福生了。
可是在他之下,陳福生有意把鎮運司規劃成,道、武、文,三條腿走路的局面。
什麼是道?
道是核心技術,是最先進的生產力。
什麼是文?
文是生產關係,生產關係要適配生產力的發展。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
這裡面,道是根本,但是,文文一樣重要。沒有合適的生產製度就算是生產技術在先進,在無窮的內耗之中,也不能發揮出先進的生產技術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