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姨姥姥家吃飯,總能吃出家鄉的味道,遠在異鄉過的這個節日,由於這頓中餐而過的非常“有滋有味”。
飯後,表姨夫摸出了兩張民族村的門票,對著我說道:“小辰,今天民族村活動很多,熱鬧非凡,這裡有兩張門票,你帶著詩怡去轉轉吧。”
正當我還在猶豫的時候,姨姥姥一家人都對我說出了鼓勵的話語,很明顯他們是在給我和陳詩怡創造獨處的機會,我只好半推半就地接過了門票,招呼著陳詩怡出了門。
姨姥姥家離民族村很近,步行僅需要一刻鐘左右。
和陳詩怡並肩走著,由於某些原因總覺得有些彆扭,路上一直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我們兩個人若即若離地沿著馬路走著,路上游人穿流如織,基本以情侶和家庭為單位,臉上都洋溢著愉悅的神情。
每逢節日,單身狗出來逛肯定會倍受刺激,而今天我的旁邊有陳詩怡,她身材苗條、姿色姣好,雖然我們之間沒有特別的關係,但是有她在身邊,依然覺得路上成雙成對的現象對我已經造不成打擊了。
再次遊玩民族村,已經可以說是故地重遊,民族村前有一個大大的民族廣場,廣場很大很空曠,此刻已經顯得非常擁擠。
民族村前有一條仿古商業街,聚集了各式各樣的少數民族特色物件、美食等等,和上次去雲南大舞臺路過的花鳥魚蟲一條街非常相似,記得那次陳詩怡左蹦右跳地非常歡暢,今天卻顯得特別乖巧。
“詩怡?”
“啊,杜哥,我在。”
我猝不及防的出聲,使得她有些慌張。
“你不是非常喜歡逛這種街道嗎?今天怎麼這麼乖。”
“喜歡歸喜歡,但是今天好像沒什麼心情逛那些小物件。”
“怎麼,你心情不太好嗎?”我疑惑地追問道。
陳詩怡朝我看了看,微微一笑,說道:“怎麼會呢?我心情非常好啊,只是覺得咱們還是先逛民族村吧。”
“那我們直接進去?”
陳詩怡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嗯,直接進去吧,其實這條街我都逛過很多次了。”
顯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她工作在附近必然可以經常逛。
園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基本每個民族風情區都有表演,如果每個區都去,時間肯定不夠,如何取捨也是件讓人頭疼的事。
“詩怡,你覺得咱們該逛逛哪裡呢?”我開口問道。
她想了想說道:“要不我們去看普米族,基諾族還有壯族吧?”
壯族是一個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基諾族我也知道,西雙版納還有基諾山寨,基諾山寨最出名的就是太陽鼓,而普米族我卻知之甚少,先前來民族村也沒留意到過。
於是我開口問道:“這個普米族,以前都沒聽聞過,有什麼特點嗎?”
“普米族是60年代才徹底確定下來的名稱,這個名族主要集中在怒江地區,人口不算多,舊社會該民族婚嫁風俗比較粗陋,進入現代社會後逐漸地摒棄了以前的老舊風俗。普米族還有一個很獨特的節日。”說到這裡陳詩怡故作神秘地沒有繼續說下去。
看她故作神秘的樣子,我不由得想到了摸你黑呀、潑水節呀等一系列情景非常旖旎的節日,隨即追問道:“是什麼節日啊?”
“先不給你說啦,我們過去看看,說不定能碰到這個節日的主題活動呢。”
既然如此,百聞不如親見,那就自己去見識吧,看了一下導覽圖,普米族距離入口不遠。
我們二人僅僅走了片刻時間便抵達了普米村,村子裡已經非常熱鬧,聚集了很多人,粗略一看基本都是年輕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