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哪裡?我完全是蒙的,據說江南女子才有這樣優雅溫婉的氣質,又想起來江南杭城是南宋的都城,就隨便蒙了一句而已。”
“恭喜杜哥,蒙對了。”
隨後,陳詩怡走到了茶桌後的座位旁,端正地坐了下來。
小鄧看到陳詩怡的表現後,問道:“詩怡,你是要給我們表演一下茶藝嗎?這麼快就多了一個技能?技多不壓身嗎?”
“嘿嘿,我也就剛學了幾天,照葫蘆畫瓢而已,獻獻醜罷了。”
緊接著,一位服務員送來一小瓶茶葉,茶葉採用青花瓷小罐封裝,上貼標籤“特級龍井”,服務員放下後,便退出了房間。
陳詩怡看到該茶,表現的特別驚訝,隨即說道:“這是剛採摘的明前特級龍井,清一色的一芽一葉,剛剛炒製出來,陳總可真捨得,也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品出其中滋味。”
“別管那麼多了,一直聽明前龍井如何如何好,就是沒喝過,既然都拿過來了,趕緊給咱們泡上嚐嚐。”小鄧催促著說道。
陳詩怡尷尬地笑了笑,說:“我茶藝稀疏,要不我去找個茶道師傅來幫你們沖泡?”剛說完她便要起身離開。
小鄧趕忙攔住她,說:“快別了,這茶再珍貴,也才這麼一小罐,最多也就二三十克,貴不到哪兒去,不用那麼大費周折,隨便品品就好。”
一旁的小周也在笑著附和著。
陳詩怡瞪了小鄧一眼,說:“讓你們倆品這樣的好茶,真是暴殄天物,怎麼就貴不到哪兒去?這一小瓶,單純賣茶葉,估計都不止5000塊。”
我們三人同時“啊”了一聲,它的價值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料,給我們喝這等好茶,的確是夠暴殄天物的。
我趕忙說道:“還是算了,我們喝個普通的就好,這麼珍貴的,還是留著賣錢吧。”
小周跟著說道:“這一罐茶葉都趕上了我一個月工資,真奢侈,真讓人難以接受。”
而小鄧卻擺了擺手,說道:“詩怡,趕緊泡上吧,我叔不在乎這點兒,小意思而已,既然這麼珍貴,我們好好品品就是了。”
陳詩怡無奈地笑了笑,她將水燒至85度,用開水先行沖泡了一下備好的玻璃茶壺和玻璃小杯,之後給每人分配了一枚小玻璃杯。
她一邊弄著,一邊說道:“這是特級龍井,只需用玻璃杯沖泡即可,宜採用80~85度熱水沖泡,而我們採用的是雲南山泉水,這個山泉用來泡茶最為合適,可以完美的體現出茶香。”
陳詩怡取過茶瓶揭開封印,取一茶匙,盛出一茶匙,倒出玻璃茶壺中,緊接著拿起水壺,對準壺口慢慢傾倒,隨後又將水壺逐漸舉起一尺有餘,此間水流不停歇地穩穩倒入茶壺,如此往復三次剛好倒滿一壺。
此時,我疑惑地問道:“這個茶不用洗茶嗎?”
只見陳詩怡拿出一副看外星人的目光看了我一眼,說道:“杜哥,這個茶可不能洗。”
“看到很多茶藝師傅第一泡都直接倒了呀,俗稱洗茶。”小周也問道。
“品質好的綠茶都不需要洗的,綠茶加工簡單,基本很清潔的,茶的精華成分百分之六七十,就在這頭一泡中,若是一洗,直接浪費了這等好茶。紅茶、烏龍茶之類的加工繁瑣,難免混入的雜質多,才需要洗。”
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都是我們見識淺薄了。
陳詩怡接著說道:“龍井茶沖泡講究高衝,三起三落,也就是所謂的‘鳳凰三點頭’,這頭一泡最為珍貴,我趕緊給你們倒上。”
很快我們每人分得了一杯,詩怡端起面前的小杯小口微抿了起來,眾人緊隨其後也模仿著詩怡的樣子品起了杯中龍井。
聽完陳詩怡的講解,原來我自認為懂一點兒茶完全是自以為是的表現,在茶道上我真的還是個小學生。
好茶果然與眾不同,入口清香,甘香如蘭,再不懂茶的人也能品出來這是上等的好茶。
這就是火箭和驢車的區別,當兩件事物差距大到天壤之別的時候,再外行的人也能輕易分辨出其中優劣。
我們胡亂品了半天特級龍井,無論如何,喝起來確實感覺不錯。陳詩怡也很激動,說沾了我們的光品到了這樣的極品好茶。
品著龍井邊聊著天,我發現難怪鄧叔對陳詩怡十分滿意,看到她的各種表現,我們也非常讚歎。
陳詩怡對茶經、茶道、茶藝學習的都很快,再加上形象好、氣質佳,還多才多藝,簡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鄧叔能夠拿出這麼高階的龍井茶招待我們,估計也是為了感謝小鄧給他推薦了個人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