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成為俠士,成為英雄,就像先生所說的那樣,要救天下受苦受難之人。”
一個孩子與小夥伴們在草場上玩耍,孩子拿著一柄自己削出來的粗糙的木劍,木劍稍有劍形,但是卻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只能充當孩童的玩具。
這些孩子經常聚在一起,有人拿著木棍比劃,有人拿著長樹枝裝腔作勢,而女孩子們則多是拿著布球和跳繩。
拿著木劍的孩子受到小夥伴們的羨慕的眼光,他的父親是一個木匠,但手藝並不是很好,給他做的木劍也很粗糙。
但是這樣的一個玩具在同類的孩子們之間卻已是難得了。
那孩子名為江城,和他的小夥伴們一樣,是這個偏遠村落的最普通的住戶。
這村落的方圓幾里只有一個私塾,一個老先生執教,方圓幾里的村落的孩子都在這一個私塾內讀書。
這裡地處寬闊,孩子們玩耍的地方也便有了很多處,這些孩子大多幾個或十幾個聚在一處為一群,然後另外的一些又為一群。
他們之間偶爾也會爆發孩子們之間的不可避免的“戰爭”,不過好在他們都是孩子,心性單純,沒過兩天,便又和好如初。
這個村落的百姓很是淳樸,很是平凡,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他們中大多是農民,也有少數的木匠與商人。
在這個修行的天下,這個村落偏安一隅,也算是一個世外桃源了。
江城從小就跟著父親,從他有記憶以來,他就沒有見過母親,家中,也是連一幅母親的畫像都沒有。
這些年,江城的父親又做爹又做娘,儘管他沒有什麼本事,但是他的脾氣很好,江城這些年除了沒有過母親的呵護,其餘都還算說得過去。
江城的父親是一個木匠,平日裡也在門前種地,所以他們的生活還不算難過。
對於江城,他更多的是愧疚,而江城年少不知事,他曾問過父親,為什麼沒有母親?父親只得笑道,母親外出遊玩了。
江城的父親平日裡還是很寵愛這個獨子的,他對江城的期望便是安定地過一生。
但是那位私塾老先生,平日裡除了講一些必學的要義經典之外,還會與學生們將一些江湖傳奇,以至於許多的學生都受他的影響,紛紛有了外出的打算,江城便是其中一個。
日益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江城的大俠夢,在他的心中漸漸生根發芽。
村落裡的樸實的父親母親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外出,他們有的甚至讓自己的孩子大字不識一個,也不要他們去跟著那私塾老先生學什麼俠義。
這許多年以來,這私塾裡已經被鬧了很多次了,但是人們年紀那私塾先生是個老者,便也沒有多為難他。
江城的父親還算開明,即便知曉兒子心中有那些奇奇怪怪的夢想,但依舊沒有橫加阻攔,只是等到最後的離別的時候,他心中更多的還是不捨。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村落裡的人一直都很平靜地生活著,雖然偶爾會有些小摩擦,但總體來說,還是很淳樸。
這一年,這一天,江城吃了一碗父親做的長壽麵,便算過了生辰了。
他十四歲了!
村裡的很多小夥伴都外出了,有的出去拜師學藝,有的出去考取功名,總之,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
還有一部分留在村裡幫著父母幹農活,他們的未來可以預見,在村落裡娶妻生子,教育下一代,並且如果沒有大的變故,他們的一生可能都只能如此了。
江城的心中也如那些小夥伴一樣,他從小就想要成為大俠,現在正是實現夢想的時候了。
他聽聞夥伴們得到訊息,外面的大宗門派,修仙門派,都在招募新人,夥伴們都想去試一試,而江城自然也不甘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