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法號宗仁,他自幼便在一座寺廟內長大,寺廟名為懸靈寺,寺廟的主人法號鑑明,是宗仁的師父,也是懸靈寺內為數不多的眾弟子的師父。
據師父鑑明所述,宗仁是個被遺棄的孤兒,並且寺廟內的眾人的身世也都是如此。
宗善如此,宗德如此,還有眾多師兄弟亦然。
懸靈寺內,所有人都是大小就在這裡跟著師父鑑明修行。懸靈寺不是什麼江湖門派,不參與江湖上的任何事,這裡不算是樂土,但是這裡卻格外地安詳寧靜。
懸靈寺所處的地方也並非是無人知曉的偏僻秘境,只是地理位置不在繁華必爭之地,幾乎沒有江湖門派利用這一個小地方來做什麼。
這個寺廟靈性很足,傳說來這裡上香還願,都能夠有所收穫,所以就算這裡位置不好,也有很多人慕名來光顧懸靈寺。
顧客每日不到蜂擁的地步,但是每日都有,香火錢基本上能夠支撐寺廟內的眾人開支。
前來上香還願的,大多都是商賈員外,還有百姓婦人,基本上都是來求生意好一些,生產男孩,或是農作物豐收,至於江湖上的人,還有朝廷中的人,根本不屑於來此地。
相比來求這些,他們更相信自己的手段。
寺內眾僧在師父鑑明的指導下默默修行,平日裡也做些寺內的雜務。師父鑑明的本意是,讓這些弟子學一些自保的本事,將來若是遇到什麼事,也可以自己應對。
在這些弟子之中,宗仁與宗善可謂是修行天分最高的兩人。宗仁身為眾僧的大師兄,一開始,他的修行天分被認為是最高的,可是後來,他的光芒被師弟宗善掩蓋了。
宗仁從小就很活潑,他尤其愛在師弟們面前展示自己,而他也在眾師弟和師父面前,也是成功地成為了一個可靠的大師兄,大弟子。
宗善則與他完全相反,宗善自從記事以來,便不怎麼說話,他整日按照師父鑑明的囑咐修行,也幫助師兄弟們做一些寺廟裡的活。
閒暇之時,宗仁會帶師弟們一起玩耍,而宗善便會避開眾人,一個人靜靜坐在院子裡,觀察著葉生葉落,鳥獸蟲鳴,魚群戲水,漣漪綻放......
在師兄弟的眼裡,宗善是一個異類,但是沒有人從心底裡厭棄他。他的行為與常人不同,他們更多的是感到奇怪罷了。
生活一直是這樣,沒有變化,這也是師父鑑明所崇尚的,他只求在這寺廟之內,安然度過餘生,門下弟子亦是如此。
但是在日益相處的時光中,鑑明漸漸發現了大弟子宗仁的野心,他天賦異稟,奮進修行,不到二十歲便已達五境巔峰。
雖然放眼整個江湖,擁有這樣的天資的人不在少數,但是門下出了一個這樣一個弟子,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一開始鑑明並沒有在意什麼,但是他漸漸地發現了宗仁的心境在變化。
他的求勝心越來越強,越來越渴望力量,越來越不將師弟們放在眼裡。
鑑明意識到他將走向歧途,他叫來了宗仁,與他有了一次談話。這一次的談話中,鑑明對其用心教導,苦心想勸,但是宗仁的執念卻超乎他的想象。
宗仁口頭答應鑑明對師父鑑明的修行要求,但是鑑明怎可能沒能意識到他的心中在想什麼?這一次的談話之後,鑑明的本意是讓宗仁迴歸本心,但是結果卻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