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對我……”
“哥哥,這是我的歌,我會教小侄女的,是不是啊,小小娘。”
小妹,一邊拽著楊喬的衣襟,一邊跟楊喬肩膀上的女兒說著話。
她,這是嫉妒了,這肩膀,也是她的座位來著,現在,竟然換成小小娘了,這稱呼,小妹,是小娘,這女兒,就成了小小娘了,也就是說,此時的一些稱呼問題,還是比較匱乏的。
其實,就是到了後世,也就是楊喬穿越來的前世,有些地方,這稱呼,也比較匱乏的。
說個例子,父子二人,在跟人談論家中的某一個成員。
父親說:“媳婦不錯,很孝順!”
兒子說:“媳婦很好,很賢惠。”
你們知道,這媳婦說的是誰麼,正式的說法,應該是,父親說的是兒媳婦,而兒子說的是自己的老婆,婆娘啥的,可這稱呼,就都成了媳婦,如果再加上婆母,再往上,有老太太,老爺子也這麼說,就是,五個人,能同時說媳婦,其實,都是說了一個人。
自然,這媳婦二字,也是有區分的,北方,絕大多數的地方,都是說的自己的老婆,而在南方,以及一些北方的地方,這媳婦,就是說的是兒媳婦,這則是專用的,如果不瞭解這個風俗的地方,會出現意外的。
而本人,在多年前,或者說,應該是十多年前,就出現過這種笑話,那個時候,為了顯擺,就跟村裡的老頭說起,你媳婦怎麼樣來,其實,就是說他兒媳婦,結果,他理解成了他的老婆了,而今天,某恰恰在網上,得到了正式的證據,可惜,當你聊天的那位,好像已經不在人世了。
其實,有時,也不能說是稱呼的匱乏,應該說是華夏語言的博大,而且,無論怎麼說,只要不出現在誤會的地方,怎麼說,對方,都能理解,你說的是啥,這語言,博大吧。
要不然,你理解小娘是什麼意思,老爹的小妾?錯了,是這個時代,甚至,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以來,對年齡小的,甚至,家中排行小的女子的稱呼,而女兒,馬上會從小小娘,變化為大娘的,為啥,她,已經有妹子了,至於小小娘,算是過時了的稱呼了。
“咯咯咯,咯咯咯,豬豬(姑姑)唱歌,豬豬唱歌!”
女兒正在學話的時候,還說不清楚話呢,還有,就是,楊喬這口音,竟然還不是這標準長安的口音,那個,這個時候,在長安城也好,周邊也好,還真的口音是亂七八糟的,為啥,就這將領官員啥的,就不是長安人,不要說別人了,就是李二,就不是長安人,自然,他的口音也不同了。
可不是那楊喬前世看的那電視上的秦皇,張口閉口,都是額怎麼著怎麼著的,那個,人家可是本地人呢!
所以,這口音複雜些,甚至是稱呼,複雜一些,也是正常的,亂,就對了,不亂,才是怪事呢。
可,你要是到了貞觀末年的時候,再有亂七八糟的口音稱呼啥的,那就不對了,那口音,幾乎算是已經同化了,有不對,也是偶爾的,還有一些老傢伙,那家鄉口音,會特別的嚴重,可,本地口音也是有的。
這個,沒有依據,好吧,你到現代軍營去看看,不要看軍銜,也不要看臉,直接聽聲音,不時的,話語裡面帶出家鄉音的,都是老兵,家鄉音比較多的,那是新兵,普通話很好的,算是過了新兵期的新兵。
為啥,時間長了思鄉了唄!
“姑姑,豬豬,有了,丫頭啊,你看你姑姑,現在是什麼樣子,像不像一個小豬豬。”
看著小妹那羨慕嫉妒恨的樣子,楊喬感覺很好笑,於是,就按著小妹的鼻子,跟小妹開起玩笑來了,還好,是自己的小妹,不過,就是這樣,如果被老古董看到了,估計,楊喬會被說好多日子的。
而小妹,則是很樂呵,哥哥沒有忘記自己,接著,就不樂呵了。
“豬,你的鼻子有兩個孔……”
“咯咯咯,豬豬不是豬豬!”
“還是小小娘子向著姑姑,咱不理哥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