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這孩子也是那福星的種.朱先生如此想著.面色變的難看
渭陽服裝基地正式進入生產階段.迅速解決了供貨不足的情況.增加了五千多個就業機會.安置了一大批外來工.工業基地外面的民居房也變成出租屋.為市民創收.
趙書記發表講話.這五千外來工我們爭取把他們留在渭陽.讓他們在渭陽買房.生活.變成渭陽人.
對比全國地域人口不難發現.越是富的地方.人越是多.越是人多的地方.政府越是有錢.中國能連續十幾年經濟增長速度名列世界前茅.說穿了.靠的就是人多.每個人的吃穿住行等剛需.都要消費.正是因為這麼多人的剛需.國家的經濟才有這麼快速的增長.
如果中國跟美國人口一樣多.想保持如此快的經濟增長速度.怕是還有很大難度.
渭陽要發展.要致富.完全可以走這條路.用人數往上堆.講句不好聽的.人多了哪怕是收人頭稅.都比其他地區有優勢.
而要想保住這麼多人口.光靠本地人是不行的.必須吸引外地人來.目前服裝基地雖然取得一點成績.但距離目標還差很遠.原計劃三萬人的基地.這才來了六分之一.同志還需努力.
而此時.張寬深知道.校服產業無法壟斷.肯定要被其他廠家分走一杯羹.校服基地的虧損.是早晚的事.
這些事情張寬知道.但他不會指出來.他在等機會.等一個能把服裝基地吞下的機會.
服裝基地建設好.張寬就不在熱心拉訂單.而是整天鑽在罐頭廠裡研究水果罐頭.怎麼樣的包裝和味道能得到群眾的喜愛.
要擱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罐頭還是個奢侈品.可現在嘛.小孩們看見罐頭都不稀罕.那玩意有什麼好吃的.
因為這個問題煩惱.張寬幾乎進入魔怔.無意中給若若提了提.若若就笑.“這有多難.把罐頭凍成冰塊不就行了.”
把罐頭凍成冰.
張寬不解.若若就道:“你沒去過廣東.可能不知道.廣東有種小吃.就冰凍糖水.其實就是把各種食品加糖冰凍起來.像什麼花生糯米粥.紅芋糖水.西瓜冰.菠蘿冰等等.”
若若如此說.張寬就是想不出那是個什麼情景.乾脆親自去廣東跑一趟.這才開了眼界.原來東西可以這樣吃.
回到渭陽立馬見樣學樣.在罐頭廠增加一條雪糕流水線.做水果雪糕.
大夏天的正熱.誰還不吃幾根冰棒雪糕.這種混雜了水果的雪糕一上市就受到熱烈歡迎.各處攤位超市幾乎都賣脫銷.批發水果雪糕的人在三秦罐頭廠門口排起長龍.連周邊市縣的人聽到訊息也往這邊趕.
張寬見狀立馬再增加三條線.白夜班連軸轉.還要擴大規模.
其他雪糕廠見樣學樣.也想做水果雪糕.這大夏天的去哪買水果.渭陽南北貿易公司的貨全被張寬截留.莫說水果.連個渣渣都買不到.
孫增剛從來沒想過水果可以這樣賣.什麼荔枝芒果香蕉菠蘿全都製成雪糕.成本並不高.售價卻翻了兩倍.尤其是本地西瓜.兩毛錢一斤的西瓜爛大街.被凍成西瓜冰出售.嘿呦我地乖乖.連西瓜皮上的白色果肉都被刮掉五毫米一起冰凍出售.據說吃起來嘎嘣脆.比黃瓜都好吃.
一個罐頭廠.就因為這小小的改變.火遍三秦大地.僅是一個夏季.就賺了一個億之巨.堪稱暴利.
手裡有錢.張寬就開始著手打造自己商業帝國的第一步.首先要掌控溫泉鎮.
他去找趙書記.說明自己的構想.“把溫泉鎮所有的土地和人交給我.我在兩年之內就可以讓溫泉鎮所有老百姓過上小康生活.享受全民醫保和十二年義務教育.”
趙書記聞言驚愕連連.但事實擺在眼前.張寬天生就是個經商的料.什麼生意他都能幹的有聲有色.他要承包溫泉鎮.必是有了把握.
趙書記多問一句.“你能先把計劃給我詳細說說.我好判斷.”
張寬則回答道:“不行.這屬於商業機密.信我就幹.不信就算.我繼續當我的私人老闆.日子一樣過的美哉.”
趙書記再三思考.而後點頭.“可以給你試經營兩年.如果兩年你達不成目標.那時候又該如何說.”
張寬嘿嘿地笑.“不可能達不成.您就瞧好吧.”
趙書記見張寬說的肯定.也很高興.能先讓自己轄區內一個鎮子步入小康生活.也是不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