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明遠畢竟是萬源的代表.作為溫塘口的第一龍頭企業代表人.徐村長自然不會輕視.連幾個牌友的麻將都推了.在自己家裡接見了明遠.
明遠知道徐村長忙.長話短說.萬源老闆張寬前不久去西京.結下佛緣.近些天心生感悟.要在溫塘口建寺廟.
建寺廟.是大功德.自然有大福報.張總實誠.願意將福報和溫塘口的廣大村民們分享.
徐村長就懂了.“你是打算號召村民們捐款修廟.”
“不是修廟.廟太小.請不來大佛.我們得建寺.西北名寺有幾個.基本都在西京.青龍寺.慈恩寺.千佛寺.法門寺.我們渭陽有什麼.什麼都沒有.”
徐村長聞言眼睛亮了.“哦.是這麼個理.不過要建寺.恐怕得去國家佛教理事會申請吧.”
明遠道:“這個倒不用擔心.有悟正大師去解決.我們只需要籌集資金.給出地皮即可.”
明遠說完.見村長皺眉思考.繼續循循善誘.“再說.建個寺院.自然會有香火.別的不提.這四面八方五十里內.只有這一家寺院.到時候人流如織.你還怕不能給溫塘口創收.”
“是了.除了創收.同時也給溫塘口爭了名譽.有個寺廟在此.號召村民向善.少些糾紛.一團和諧.這不正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
“誰說不是呢.”明遠呵呵地笑.“徐村長.你的號召力大.不如把這事組織一下.等到寺廟建成.所有捐款人的名字.全都刻在寺廟的福緣壁上.千古留名.你看咋樣.”
“行.我覺得這樣行.”徐村長意氣風發地道.“能起到旅遊景點的寺廟.造價可不低呀.我覺著.怎麼也得一二百萬吧.”
“唉.一二百萬哪裡夠.一二百萬能建.我們萬源自己就可以出全資.這一個旅遊景點.不僅僅是寺廟.周邊的相關設施都要建立.佛教文化傳媒.音響圖書.少林功夫培訓.摩天輪.過山車.水上公園.這些都得有啊.”
隨著明遠的描述.徐村長的心思也活泛了.自從上任以來.自己多次跟其他村的村長去旅遊景點學習開會.往往都會感嘆人家那裡的繁榮昌盛.哀嘆渭陽地區的經濟落後.
現在一想.渭陽地區沒有寺廟.也沒有好的旅遊景點.工業化生產已經逐漸沒落.連萬源這樣的巨無霸企業都快頻臨倒閉.溫塘口的明天將何去何從.
發展旅遊業.不免是一條出路.先弄個寺廟.吸引一下人氣.而後再逐漸的擴大發展.過個四五年七八年.溫塘口將會成為渭陽的第一大遊樂場地.何其美哉.
想到此.徐村長熱血沸騰.激動地握著明遠的手.“說的好.說的好呀.到底是從廣東回來的.思想就是活泛.我這就聯絡人.開會討論.商量建廟事宜.”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說回張寬去跟徐迎春吃飯.剛上徐迎春的車.就遇到了準備下班的提莫隊長金道文.遠遠看見張寬就跑過來.叫苦不已.“寬哥.我有話說.”
張寬也是大路貨.讓金道文上徐迎春的車.說一起吃飯.邊吃邊說.
金道文也不管徐迎春要殺人的目光.只顧拉著張寬的手訴苦.“寬哥.文總這麼搞.公司倒是節約了不少開支.可是工人們受不了啊.現在訂單量增加.工人們的勞動量比以前提高兩倍.工資卻被以前少了一半.很多人都嚷嚷著辭職不幹哩.”
對於這種抱怨.張寬只能報以呵呵.
提高效率.減少開支.正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應該做的事.有員工這樣抱怨.剛好能證文明遠的工作能力.工人幹活多了.工資卻低了.對老闆來說.這是好事呀.
金道文道:“我也知道這個道理.關鍵是員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萬源就是靠著這些員工才能活.如果員工們都罷工.萬源還怎麼賺錢.”
對於這種疑問.明遠早就料到.已經提前給張寬打了預防針.所以張寬一點也不急.呵呵笑道:“你說的沒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你別忘了.公司跟國家不同.國家是由百姓構成.因為有百姓.才會有國家.可公司不同.是因為先有了公司.才會招收員工.這是兩種概念.百姓可以不認可國家.因為沒了百姓.國家就不存在.但員工可以否認企業嗎.你覺得這個企業不好.可以離開.而企業.永遠不愁找不到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