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在人群中聆聽著齊王的歡迎之詞,這時趙國一位官員推了他一下,小聲道:“小將樂某對項將軍的神勇佩服之極,在下曾是李將軍的一個副將,上次一役差點讓我們李將軍命喪黃泉,李將軍回來後不但沒有生氣,還在我們幾個老屬下面前大讚項將軍的用兵之妙,他說如果自己不幸身死的話,那五國聯軍必定是有去無回。”
項梁急忙謙虛:“多謝樂兄誇獎,在下久聞李將軍的大名,可常言道,擒賊必先擒王,李將軍乃軍中天神,如果重傷或陣亡的話,聯軍必亂,若直取咸陽,屬實擔當不起,所以請恕項某的情非得已,望樂兄回去轉告一下李將軍,項某對他也是佩服之極。”
樂將軍剛想開懷大笑,發現場合不對,才收斂住笑容,耳語道:“與項將軍交流真乃人生快事,若不是立場有異,真想與項兄把酒言歡,那就預祝項兄在此次壽辰大典的比武中會有驚人的表現。”說完看向齊王不再出聲了。
項梁不解,怎麼比武還有自己的事兒?不禁看向那個楚國丞相,只見他正滿臉笑容地注視著自己,心道不妙,這時胸口一熱,而齊王的賀詞也戛然而止,眾人紛紛隨齊王的眼神看向了門口。
齊王對進來之人一抱拳,開懷道:“見過恩師,今日怎麼有空來見寡人?”
來人回禮:“此次前來是為了比武一事,老夫敬仰天下英雄,所謂對手難求,老夫決定參加比武,為吾王助興。”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鴉雀無聲,齊王略顯尷尬,“不知恩師欲尋哪位人傑為對手?”
蓋夫子環視眾人,朗聲道:“哪位是秦國項將軍?”眾人大驚,這分明就是挑戰啊!
楚國丞相走上前來,對蓋夫子施禮道:“久聞‘劍聖’大名,與秦國項將軍的比武是本相的意思,此人就是項梁項上將軍。”說著指向項梁。
蓋夫子不看項梁,而是注視著這楚國丞相,身上瞬間發出嗜人的氣勢,楚國丞相連連退後,一下跌坐在地毯上瑟瑟發抖。
連項梁都渾身一抖,看向眾人後才知道自己算是輕的,文臣均倒地不起,只有部分武將才能勉強維持身形。
這時蓋夫子傲然道:“你是項梁嗎?出來多嘴,沒有你的報信老夫就不找他對決嗎?廢物!”
項梁周身突感清涼之氣,這才平靜了下來,走上前來一抱拳,“秦國項梁拜見蓋夫子。”
蓋夫子抬眼看向項梁,點頭道:“項小兄免禮,老夫果然沒有找錯人,小兄乃救國之將,秦國有此人才實屬不易,今晚若有膽量在觀星臺與老夫一決高下,老夫將不勝感激,不知項小兄可否如老夫所願?”
項梁一時興起,不顧胸前吊墜的陣陣發熱,決然道:“項某也想領教一下劍聖前輩的絕世劍技,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今晚觀星臺不見不散。”
蓋夫子笑道:“好!果然英雄豪傑也,謝過項小兄,告辭。”說完轉身而去。
文武群臣齊聲大呼:“恭送劍聖大人...”
田丞相來到項梁身邊,滿臉難色,道:“項將軍請恕本相不知之罪,此事真是難辦之極,齊秦本來乃友好之邦,可是劍聖大人連我王都要敬他三分,此戰避不可免也。”
項梁問道:“這劍聖大人為何要選擇在下?”
田丞相嘆了口氣,“仲父不僅與本相是世交,與劍聖大人也有來往,想必是仲父對他誇下的海口吧。”
項梁一陣心涼,沒想到這仲父還有高招,臨行前的真情流露讓自己深信不已,如何向齊王與田丞相贈送禮品,如何給各國使者壓力,宮廷禮儀都面面俱到,沒想到這比武之事卻隻字未提...
“多謝相爺提點,小將會小心應戰,為了大秦國威在下也會全力以赴的。”話雖如此,但項梁久久不能平靜下來,這也太突然了。
田丞相用看將死之人的眼神注視著他,隨後嘆息不止,回到了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