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龍主和阿嵐吉依回到了潛龍谷,當他們騎著龍穿過巨型門洞,武乘子便已等候在了那裡。旁邊還站著一個跟武乘子一樣鶴髮童顏的老者,他是武乘子請來的貴客——文乘子。
文乘子精通玄學易理,與武乘子一起並稱當世文武聖乘。文乘子本已歸隱山野多年,無心沾染紅塵俗事。可在武乘子百般遊說下,又得知武乘子竟解救出了少龍主,所以才決意出山。
按照武乘子的安排,武乘子將親自傳授少龍主武藝。文乘子此行也是為了收少龍主作徒弟,他要將自己所悟的“道”,傳授給少龍主。
文乘子要給少龍主授的第一課就是六龍御天,他要求少龍主伸出一隻手掌,問道:“一隻手為什麼是五根手指頭?”
少龍主一臉茫然,“可不從生下來就是五根手指頭嘛,哪有為什麼?”
他見少龍主無法作答,笑著說道:“首先,伍根手指頭為一隊,稱隊伍。足手之和,是四隊伍。其次……”
其次,一隻手有五根手指頭,五根手指能握住的東西,稱“掌握”。人的一生,艱難險阻無數,事事難以預料,不是五指可掌握的。既難以預料又難以掌握,故而諸事不順,所以祈求“六六大順”,而這個六就是超出預料難以掌握的那部分。
太歲圍繞大地轉一週是十二年,而在期間的十一年中,太歲每一年都會對不同的動物產生極大的影響,如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犬、豬。而這十二年中偏偏有一年變幻莫測讓人捉摸不透,這超出了人們的掌控,這一年的祭祀活動就會格外的多。
應龍,有羽翼可上蒼天,有鱗身可下四海,有爪牙可擒萬物,亦是不受常人所掌控之物。因此,變幻莫測的這一個年頭就以龍來代表,故而補齊了十二生肖。
天,並非單單指天空,而是指整個天地自然變幻莫測的情境。為君者,喜怒無常,城府深不可測,善操縱人心,故稱天子。而乾卦六爻中的“龍”,跟天的含義類同,指的就是變化的過程。
御和牧一樣,有駕馭、驅趕和統治之意。君王者,上御臣工,下牧民眾。御既統御,所謂統御部下,只不過是合理的分配權和利罷了。
那些才智之士被稱作人中龍鳳,而每個位高權重者的背後,都有一個捆綁在一起的利益集團。所謂的天下,也只不過是各個利益集團之間一場場“權利”的博弈罷了。
有的君王非常擅長玩弄權術,權衡利弊,相互掣肘,把各個利益集團的首腦當做棋子玩弄於股掌之間。能駕馭那些才智之士的君王,可以說是御龍有術。對於那些臣民來說,君王便是那變幻莫測的天。天若用你,便委以重任,天若棄你,便視作齏粉。
天道亦不可掌控,洪災、乾旱、地震、風災、蝗災、瘟疫等大自然中的災害,都不是人能掌控的。人們可以透過長年累月的總結,配合六十年甲子可以預測某一階段會發生哪些災禍和大事件,災禍發生後可以治理,但是始終無法保證災禍不再發生。
遠古帝王把天下劃分九州,除中州外,其餘八方皆以八卦命名。東南方每年的夏季都會被狂風席捲,故稱巽州,巽者,風也。冬季的北方異常寒冷,故稱坎州。夏季南方異常炎熱,故稱作離州。東方雷暴時常發生,故稱震州。西方時常刀兵四起,故稱兌州。東北多山,故艮州。
天地之間本有擎天支柱,大地中規中矩的執行著。可遠古諸神之戰使擎天支柱被毀,自此後,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才有了寒來暑往四季分明的變化。故而,西北稱乾州,西南稱坤州。
古人早就洞悉宇宙之中的日月星辰多數都會對大地產生影響。海水潮起潮落,是受太陰(月)的影響。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運轉規律暗合六十年甲子週期,每三百六十年左右會有階段性的極寒(冰川期)來襲。
這或許就是日月星辰共同對大地產生的能量場導致的,屆時,天災人禍會讓一個強盛的王朝衰敗或滅亡。這總現象被修道士稱作“天道”,故而,天道每三百六十年一個輪迴,這種規律是亙古不變的。
乾卦,元亨利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的六爻,代表的是人生的六個階段。第一爻,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
元,慎始,謀定而後動,動機要純正。亨,互通有無,處事要謹慎。利,利乃義之和,利益要合理。貞,公正,貞操,固正的操守,為人要公正。
人生的第一階段,潛龍勿用。是從出生到出世,這時的人還是一條雛龍,這一階段是積蓄力量的時候。要潛心修行,龍潛得越深,將來就才會飛得更高。
第二階段,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時,龍從潛藏的洞窟爬到了田間地頭,意味著才智之士要出世了。這是最關鍵的一個階段,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出世很重要。有句話叫‘朝中無人別做官’,因為剛出世的人才往往需要得到別人的賞識和提拔,才能發揮出他們真正的才能。
第三階段,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龍在天在地時,才算是龍。此時高不成低不就,如臨危境,惶惶不可終日。需要格外謹慎,朝夕戒懼,不能鬆懈,別給未來的人生路留下後遺症。
第四階段,或躍在淵,無咎。此時的龍羽翼未豐,或飛躍在天空,又如臨深淵,一個不小心便是粉身碎骨。此時需要根據形勢而知進退,才不會有錯誤。
第五階段,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此時已經達到了人生最鼎盛的時期,不過以一人之力,很難治理好事業。此時就需要去發掘“九二”那樣的人來委以重任,組建核心團隊來治理。
第六階段,亢龍有悔。很多君王年輕時英明聖賢,老了卻昏庸無道,最終釀成災禍。人生到了最巔峰,要懂得隱退。居高者,難免招禍,功成身退,方得善終。
聽文乘子講了這麼一通,少龍主聽得枯燥無味到昏昏欲睡,差點沒忍住打出鼾聲來。不過期間有幾次他還是提起了精神,那就是文乘子那他阿爺御龍天遺打比喻的時候。
文乘子也知道,今天講的很難讓少龍主一下子就消化掉,需要給少龍主一點時間。畢竟什麼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機緣來踐行和證道。
武乘子知道,少龍主經過了廢墟一戰,他身體的潛能已經被激發了出來,是時候把自己畢生的功力傳授給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