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屬們的每日任務,就是獵殺足夠多的動物甚至是人類,填滿暴君的胃袋,儘管他們從來沒有成功過。
尼布羅茲沒有轄地,祂總是吃光一個地區,發現沒有足夠的食物之後會立刻遷徙。祂和祂的下屬,就像是蝗蟲一樣,將東方大陸的一塊塊地區吃成白地。
好在暴君尼布羅茲主要流竄於東方大陸,從來都沒有穿過封鎖線來到西方黑暗大陸——也許祂覺得西方黑暗大陸太貧瘠了,食物短缺,滿足不了祂的需求。
白曉文聽完之後,好奇地問:“三大至強魔王之間,孰強孰弱?”
巫女凱洛雯搖頭說道:“不知道。三位至強魔王之間,就像是三道永不相交的平行線,從來不會碰面,更不會產生任何交集。老師說,這三位至強魔王,就像是一個穩固的三腳架,正是祂們的存在,維持著惡魔們的存續。”
“什麼意思。”白曉文一時間居然沒聽明白。
巫女凱洛雯解釋道:“三個至強魔王,任何一個被消滅,都預示著惡魔統治的終結。這是老師的預言之一。”
白曉文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
赫爾巴特卻是有些激動:“那為什麼不換一個目標?巫女你也說過,白銀之王伊斯門是勢力最龐大的至強魔王。相比較之下,其他兩個應該好對付一些。”
沒等巫女解釋,白曉文先說道:“沒那麼簡單的。比方說思考者羅歇爾,一直化身人類模樣,在大陸游歷,你根本找不到祂的真身,談何消滅?”
“那另一個呢?暴君尼布羅茲。”赫爾巴特道。
白曉文說道:“暴君位於東方大陸,要討伐暴君,勢必要經過災禍魔王的封鎖線。而攻破封鎖線,也一定會讓白銀之王警覺。到時候很可能出現‘同時挑戰兩大至強魔王’的局面,更不好打。”
從三大至強魔王的行事方式來看,白銀之王伊斯門應該是三者之中,觸角最長、資訊最靈通的,所以攻打剩餘兩位,都有可能讓祂出手相助。
而選擇白銀之王伊斯門作為主攻目標,就會好很多,因為另外兩個魔王訊息不夠靈通,基本不會趕來救援。
而且,白銀之王伊斯門喜歡戰爭,麾下惡魔勢力是組織最嚴密的,對人類的危害也最大。
其他像思考者羅歇爾,就當做是偶爾發生的“天災”,像暴君尼布羅茲,就當做是一場白蟻潮便是,危害不了大陸的根本。
只要能解決掉白銀之王伊斯門,不管愛拉斯謨的預言是否成真,黑暗紀元的人類都可以獲得比較大的生存空間。
“先打倒災禍魔王,我們烏圖鎮民兵部隊,會全力支援赫里斯託斯。”赫爾巴特也明白了過來,立刻表態。
白曉文點頭,烏圖鎮的民兵,因為有著“惡魔爆發”這一逆天能力,在關鍵時刻算是一支奇兵,尤其是幾個首領級的民兵頭目,都能暫時爆發出領主級實力,還是很有用處的。
巫女凱洛雯說道:“赫里斯託斯大人,我還是要提醒您一句,雖然‘災禍’提法斯特只是一個次級魔王,但也僅僅是相較於白銀之王而言的。對於我們人類,他仍然非常強大,和惡魔領主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