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孫策和尋常的諸侯不同,對當地士族很少安撫,就一個字,殺!
在平定江東的時候,孫策殺了不少江東士族豪傑,不僅和陸氏,和周氏、許氏也是有仇的,是個狠角色。
這也是孫策在演義之中,被刺客伏擊的原因,看似是許貢門客的個人行為,實際上卻是江東士族的強烈反彈。
陸遜道:“二位將軍,我等不是為了家族清白,而是因為這件事關係重大。容在下冒昧說一句,我們陸氏詐降,必然得罪燕王;萬一二位將軍事敗,燕王大軍南下,其他各族都會被安撫,唯有我陸氏,將被滅族了。”
孫策怒道:“袁熙能滅陸氏,我就不能?”
陸氏三人勃然變色。
周瑜跨前一步,笑道:
“伯符一時氣話,你們不要當真。依我看,袁熙雖然軍勢浩大,但北軍不習水戰;士兵雖眾而號令不齊,又有何用?
“袁熙在天下尚未平定之時,分封士族,拉攏其心,給予的封賞極其豐厚;如果征服了江東,對最後投誠的江東士族,還會額外加封嗎?
“各位都是英雄豪傑,不思自立圖強,難道要撿其他士族的殘羹冷炙嗎?”
周瑜的最後一句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
歷史上的三國鼎立,東吳是最後一個亡國的。江東士族,對比中原士族,就是低人一等。
陸氏的後代陸機等人,前往洛陽出仕,為家族謀求政治地位時,處處受人刁難,都是有記載的。
靈界三國位面,也是一樣。
白曉文“龍興”於河北,所以河北士族,得利最早,地位最高。
後打敗曹操,得河南各州,河南士族的地位就稍遜一籌。
然後是雍涼、兩川,最後是荊州。
這從“燕王側妃”的數量佔比中,就能看出一二。
可想而知,如果白曉文平定江東,就基本上統一天下了,江東士族的子弟,再想要出仕立功,談何容易?
周瑜說得很好,然而陸儁心中卻毫無波動。
現在明眼人都能看出白曉文一統天下的趨勢,現在拉攏陸氏上賊船?別說陸氏和孫策有仇,就算沒仇也得掂量掂量。
不過,陸遜卻是勸道:“周將軍說得對,我等若是不想跟在他人身後,撿殘羹冷炙,就只有依附孫氏,保守東南。”
周瑜笑道:“伯言能明白這個道理,當真是少年英豪。你們可以寫信給袁熙詐降,在取得對方信任之後,就傳遞假情報過去,早晚能讓袁熙栽個大跟頭。”
孫策也是回嗔作喜,邀請陸氏在帳內飲宴。
忽然有人來報,江北有二人,自稱是蔡氏族弟,求見孫策將軍。
孫策道:“蔡氏族弟?是蔡瑁的族人吧,他們來找我作甚?”
周瑜卻道:“我聽說荊州士族都獲封列侯,只有蔡氏族人,並未封賞。或許這兩人是心存怨憤,故此來投,伯符不妨見一見。”
隨後,周瑜又讓陸氏三人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