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用掉四境威神劍印,也是迫不得已。
想想看,在呂布死後,趙雲基本上已經是三國第一將,這個珍貴的B級黃金道具,用在他的身上,並不算浪費。
要說有什麼可惜的地方,就是白曉文並不想趁機殺死趙雲,理由和麵對關羽一樣。
李淑儀更不想殺趙雲。
在趙雲落馬之後,李淑儀就命令親兵衝上去,把趙雲給捆縛起來。韓猛等將,看到李淑儀搶了這一功,也就不會再去對重傷的趙雲輸出傷害了。
韓猛等人倒也不至於對李淑儀有忌恨,他們都知道,李淑儀是白曉文的親信部將,兩人之間啥關係確實很難講……
退一步說,在場還有兩個目標,都比趙雲地位更高——張飛是劉備的結義兄弟;劉備就更不必說了。
沒了趙雲,劉備自然就無法衝破袁軍的包圍圈,即便有潛龍特殊技,沒有一條逃生之路的話,也派不上用場。
劉備只能掣出雙股劍,親自殺敵。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武力值還真不低,在馬上雙劍翻飛,等閒袁兵根本近不得身;韓猛上前,一時間居然也拿不下劉備。
劉備也戰不過韓猛,虛晃一劍之後,奪路而逃。
前方魏延催軍攔截,劉備叱罵道:“背主之賊,還有何面目見天下人!”
魏延羞慚滿面,默然不語,便舍了劉備,引軍捉張飛去了。
然而,這已經是劉備最後的戰場表現了。
塞西莉亞一記狙殺之箭,射殺了劉備的名馬的盧。她麾下的翼騎兵,全部衝上前去,繞圈奔騰,將劉備困在垓心。
劉備無奈,只能乖乖受縛。
張飛和張郃纏鬥了一百多回合,仍是難分勝負。不過隨著袁軍其他將領騰出手,支援過來,張飛也是獨木難支。
張飛本身就是力量為主、體質為輔的領主,敏捷是弱項。
被眾將圍攻起來,張飛難以招架,生命值不斷耗損,很快就被打成了重傷狀態,跌下馬來,被張郃的親兵擒拿。
劉備軍其餘將領首腦,也先後被擒。沒了統領,劉備軍士卒心無戰意,紛紛跪地請降。
白曉文傳令,休要濫殺,接受降兵。
最後除了逃走的荊州潰兵之外,白曉文還得到了四五千荊州降卒。
至此,劉備軍已經滿盤皆輸!孫劉聯合,也成了泡影。
白曉文看著被牢牢捆縛的劉備、張飛,心頭湧起了一種躊躇滿志的感覺。
不過,現在還不是自滿的時候。
在被活捉的武將之中,白曉文找到了巴郡太守嚴顏,試圖勸降。
嚴顏在巴郡之中頗有聲望,幾乎算是沿路關隘的“總開關”。如果能降服他,可以省下許多力氣。
嚴顏並不願降,說道:“老夫先降劉備,再降袁氏,豈不被天下之人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