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嘛,這稱謂已經從“你”變成了“燕公”,是個好現象。
白曉文笑道:“神交已久。”
關羽不明其意,不過還是說道:“關某既然被擒,本應死節;但顧念兄長、三弟桃園結義,誓同生死之情,不可不留有用之身,冀圖後報。既然燕公有信心,關某可以答應賭約,這一個月內自我禁足。”
得到了關羽的同意之後,白曉文舒了口氣。
白曉文從來都沒想過降服關羽。
投降的關羽,還是關羽嗎?
白曉文擺酒,和關羽訂立約定,目的其實很簡單,他不忍殺關羽!
這倒不是說怕了劉備、張飛的“復仇狀態”。
就算張飛屬性漲20%,也只是和“雪恨狀態”的馬超差不多;劉備統領哀兵復仇,士氣高漲又有什麼打緊?
東吳陸遜都能一把火擊敗劉備,白曉文自忖用兵不比陸遜差。
關羽,畢竟算是白曉文、李淑儀的半個老師。
上次來到三國位面,不是關羽的指點,白曉文也不會得到變異技能威懾;李淑儀也無法完美轉職風雷劍客。
殺了關羽不難,難過的是心中這道坎。
所以白曉文提出了約定。
如果關羽拒絕這個約定,白曉文只能殺了他,以絕後患。
但關羽同意了約定,以他高傲的性格、重諾守信的人品,白曉文大可放心。
還是那句話:投降的關羽,不是真正的關羽;毀約的關羽,也不是真正的關羽。
當下,白曉文宴請關羽之後,就命人帶他去巴中暫住。
白曉文的部將,都大為吃驚,紛紛勸說白曉文殺死關羽。
如果要留下關羽,至少也得重枷、重鎖,嚴密看守,不讓他逃脫。
白曉文笑著搖頭拒絕。
對於關羽來說,還有比“信義”更好的鎖鏈嗎?
雖說眾將對白曉文處置關羽的決定,有些不理解,但白曉文起兵以來,種種神機妙算,已經建立起了足夠高的威望。將士們縱使不理解,也不會過多質疑,最多提一些建議而已。
很快,高覽也派人傳來訊息。
涪水關並沒有什麼大將把守,也沒有過多防備。那名劉備軍親信校尉詐開城門之後,高覽就帶兵衝進去,手起刀落*3,砍死了幾個像是管事的校尉偏將之後,剩餘的劉備軍士卒就紛紛投降了。
涪水關,也落入白曉文的掌中!